香港新闻网8月5日电 大湾区融合加深,港人北上消费蔚然成风,在香港经营本地最大超市网络之一的惠康超市、万宁药房、7-11便利店的亚洲零售企业DFI集团行政总裁贝思哲(ScottPrice)表示,港人跨境消费不会消失,但正趋于稳定,近期惠康销售量正在上升。他表示,正在加强直接采购,以降低成本,令香港和内地的售价拉近,促进港人留港消费。
Scott Price表示,香港是世界级城市及国际大都会,虽然有很多赚取高利润的企业总部,但生活成本高昂,加上内地与香港过关愈来愈便利,导致市民选择周末北上消费,他们可能在内地购买杂货回港,因为香港同类货品价格通常较内地有15%至20%的溢价,故集团于一年前开始从采购着手,增加采购地区,由疫情前从20个国家采购产品,现时已增至在54个国家。
他透露,正在消除分销商及中间人,大规模直接向源头采购,其中,集团与国内的生鲜电商平台叮咚买菜成为合作伙伴,通过旗下惠康提供低价蔬菜商品,部分蔬菜价格已经与深圳价格几乎完全相同,售价由5元起,以前在其他国家采购,非常昂贵,所以尝试降低价格,会从蔬菜开始,现时进展良好。
中通社图片
对于港人外游,Scott Price指出,港人北上消费(周末或一日游)已稳定下来,市民在港能够买到价格合理的杂货,他们就会回来,集团期望让香港成为一个更实惠的地方,方便市民购买每周和每月所需的基本食品杂货。对于跨境电商的挑战,他提到惠康已推出手机应用程序(App),其渗透率很好,认为若香港能够提供有独特价值的商品,顾客就不会选择跨境网购,现时目标是压低价格,让消费者留在香港购物,享受购物便利及高品质商品。
另外,根据他的观察,香港人餐饮消费模式转变,高级餐饮经营困难,很多客人转移至休闲餐饮消费,甚至降级到快餐店用膳,集团旗下7-Eleven、美心食品及宜家家居可望受惠,会推出更多大众化食品、健康美容及家居用品;大众价值零售将有复苏迹象,但整体零售市道来说,他认为当顾客情绪回升,人们觉得工资与生活成本之间有了更好的平衡,零售市道才复苏。
他提到,以前内地旅客在港消费很多,而且有不少人把货品带回内地转售,但自从疫情后,内地人对香港销售婴儿奶粉或营养补充品的需求消失,因他们开始信任内地销售的品牌,所以当边境开放后,转售的贸易并没有回来。现时内地旅客流行跟随小红书旅游,只在港打卡及减少消费。不过,今年第二季内地访港客回复正常,他们愿意消费,特别在旗下万宁看到,很多旅客在店内购买创新及独特产品,特别是营养补充剂。
根据去年年报,该集团在港经营1087间便利店、健康及美容共有306间、食品共有323间、餐厅共有788间及家具店共有10间,合共2514间,按年减少48间门店。而集团在亚洲合共经营1.07万间门店。(据香港信报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