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8月4日电(香港中通社记者 梁嘉轩)近期,蚊传疾病基孔肯雅热在粤港澳大湾区传播,香港特区政府联同港铁及住宅小区物管公司加强防控工作。至于雨水充沛的夏季,市民要如何防范?卫生专家建议从防蚊和环境清理两方面齐预防。
雨中的香港深水埗街道。(香港中通社记者 徐文峰摄) 香港中通社图片
香港日前录得一宗基孔肯雅热输入个案,而从2016年至2019年,本地每年录得介乎1至11宗个案,全部为输入个案。
为防范基孔肯雅热,特区政府食物环境衞生署已针对早前的病例进行了病媒调查及针对性灭蚊工作,并于个案病人的住所及于病发后曾到访的地点,加强防蚊灭蚊工作,包括在相关地点附近250米范围内树木茂密的地点进行密集式雾化处理工作;以及每星期巡查上述地点,清理积水,施放杀虫剂及清除遗弃的水载容器等。
香港特区政府行政会议成员高永文医生接受中通社记者访问时表示,相关防控工作难以覆盖到香港所有角落,因此市民不能仅依赖灭蚊工作,而是要提高防蚊意识,如清理家中积水、出门穿长袖等措施也十分重要。高永文说,现在市面上的灭蚊灯产品亦有一定的效果,“要先让自己在生活空间不会受感染”。
为提高市民的防范意识,衞生署衞生防护中心港口衞生科已在各个口岸加强有关基孔肯雅热的宣传教育工作,同时加强巡查四周确保环境衞生良好及有效落实防蚊措施。其中,港口衞生科人员4日联同港铁人员到落马洲站及附近范围视察,并提出可落实于车站及相关区域的防控蚊患措施建议。
高永文表示,就算有一人被感染,他没有被另一只蚊子叮咬,则可以防止传播病毒给下一个人。同样地,若市民做好防蚊措施,即可以有效降低自己被感染的机会,因为这种病毒目前是不会人传人的。
为让社区人士提高对蚊患的警惕,有区议员联同关爱队向居民派发驱蚊水、蚊贴,提醒他们做好防蚊措施。相关活动初见成效,有市民表示会做好防蚊措施,并减少带孩子到公园游玩。
就过去而言,香港乃至粤港澳大湾区过去较少受基孔肯雅热影响。香港呼吸系统专科医生梁子超对中通社记者说:“随著全球气候变暖,一些过去蚊媒并不广泛流行的区域,其蚊媒密度已显著上升。”对香港而言,当前正处于疫情防控的早期阶段。梁子超说,若此时能有效控制蚊媒数量,防止病毒在人群中大规模爆发,则可以避免蚊子形成持续性感染。
食环署呼吁,市民要继续提高警觉,及早于家居及其他环境采取防蚊及灭蚊措施,包括妥善弃置汽水罐和饭盒等容器。此外,食环署亦建议市民和物业管理公司,保持沟渠畅通及填平凹陷的地面,以防积水,并每周最少一次以碱性清洁剂擦洗沟渠和排水明渠,除去可能积聚的蚊卵。(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