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闻网8月1日电 香港工业总会(“工总”)就2025年《施政报告》向行政长官提交意见书。工总主席庄子雄博士认为,全球政经格局急剧转变,香港正处于经济转型与产业变革的关键时刻,机遇与挑战并存;在巩固传统优势的同时,加快推进创新科技、高增值产业与新型工业化发展。工总建议特区政府积极对接国家发展战略,延续并强化产业导向施政方针,打造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及高增值产业枢纽。
工总在意见书中提出三大范畴,认为可发掘和建立本港未来经济新增长点,并在各范畴下作出多项政策倡议。
工总主席庄子雄博士
香港作为高度外向型经济体,面对复杂多变的经贸环境,必须推动经济多元发展,提升竞争力。工总建议政府继续推动银发经济发展,包括为企业提供诱因,鼓励对其产品参与“银色品质保证”,同时推动企业、研究机构和医疗机构之间合作,共同开发针对长者的医疗保健产品。为配合政府推广“清真友善”环境,将极具潜力的清真产业发展成为新经济增长点,建议政府扩大“新型工业化支援计划”涵盖范围,支持港商增设清真食品所需的专用设备、用具和包装服务,积极开拓清真市场。
此外,由于环球经贸局势持续紧张,中小企在经营上仍然面对不少困难,工总建议政府优化各项支援计划,改善供应链资金流,协助企业提升竞争力。具体建议包括暂缓今年3月推行“BUD专项基金”收紧资助比例及首期拨款比例的措施,至2026年9月再作检讨,同时将今年11月到期的“还息不还本”安排再延期一年。
北部都会区发展是香港构建“南金融、北创科”发展格局、深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重点规划。然而,目前北都发展面临行政架构繁复、土地供应进度滞后等挑战,工总建议政府参照《机场管理局条例》,设立具法定地位的“北都创科产业发展管理局”,按“先行先试”原则,管理几个主要片区,如新田科技城、北区沙岭及流浮山等有关土地运用、招商引资、人才政策及产业发展等安排,以加快北都发展。
工总亦建议政府聚焦发展包括先进材料及电子科技、大健康产业、食品科技及食品加工、绿色科技产业等高端制造业行业,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及机械人等崭新技术,为香港构建“小而精、精而强”的新型工业格局。同时建议政府制定《香港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策略》,由跨部门携手合作,从顶层规划香港发展AI的目标。
作为“超级联系人”和“超级增值人”,香港应推动高增值服务业发展,深化与内地互联互通,并加强国际经贸合作。工总建议政府加快推动香港加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协定(RCEP)的进程,并与其他地区共同商议设立数字经济贸易互认机制,例如在“一国两制”框架下加入《数位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加强与国际社会在数字经济领域的合作,提升数字贸易竞争力及创新发展动能。
工总欣见政府于去年施政报告提出建立大宗商品交易生态圈了。考虑到近年全球争相涉足绿色金属,建议政府香港可专注发展“绿色金属”,如铜、锂及镍等交易领域,待市场逐步成熟后,可扩展至其他大宗商品领域。工总亦建议成立“大宗商品策略委员会”,汇聚香港、内地及国际的大宗商品业参与者;研究如何利用数码金融科技(如稳定币、数码支付)推动跨境商品交易效率,并在合规前提下,探索未来将大宗商品交易与稳定币结算挂钩的可行性与模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