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记者 徐嘉仪)香港8月1日起开放稳定币发行牌照申请,有数字金融专家分析,稳定币将对香港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发展有三大作用,未来有潜力促进人民币国际化。
香港金管局早前明确指出,稳定币发行人须有实实在在的应用场景。香港数字金融协会联席会长陈家豪接受中通社记者采访时指,市场近日的炒作热潮,反映对稳定币认知的局限,其实第一个稳定币就是源自香港,即锚定美元的USDT(泰达币),用于代币化资产交易。
因此,首个应用场景是数字资产交易。由于一直没有与法定货币挂钩的稳定币,即便香港已发出多个虚拟资产交易平台牌照,目前仍在用传统清算模式、用传统银行账号进行代币化资产交易。陈家豪形容,稳定币就像八达通,用供应商提供的钱包挂扣智能合约,就不需要依赖传统金融工具进行买卖,真正达至去中心化的概念,完善虚拟资产交易的体制。
例如将传统股票代币化,无需经传统交易所买卖,一手股票可被拆成若干股,进行24小时全天候交易。
第二,是促进跨境贸易、实体经济发展。“香港绝大部分交易都在服务跨境贸易,稳定币的著眼点就是跨境支付。”陈家豪举例,外国公司在香港为远洋轮船添加燃油,目前需要透过银行进行多重换汇、汇款十分耗时,有了稳定币即可在几分钟内完成。
“比如1吨石油等于1个币,1万吨石油就发行1万个币,客户拿著币在金管局监管下就等同于拥有相关资产。”不过陈家豪说,条例未有涵盖商品交易场景,未来打好基础后或可探索。
第三,是助建代币化资产的金融监管链。陈家豪指,当货物和金钱均实现虚拟化,稳定币交易即可令虚拟资产变得可追寻,加强反洗钱、反走资。
近日热议的,还有稳定币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意义。汇丰研究指,港元稳定币可能为人民币稳定币提供“最终的路径”,解决美元在数字资产领域主导地位的潜在疑虑。
陈家豪相信,稳定币落地后要试行一段时间,累积个案经验,确保机制行之有效、风险可控后,便可实现离岸人民币代币化。香港作为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交易中心,有一定经验和优势,本身又实行透过商业银行发行货币的机制,加上外汇储备充足,绝对有实力应对风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