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7月30日电(香港中通社记者 徐嘉仪)“带货风”在香港悄然兴起,香港贸发局30日公布,8月1日至31日将举办第二届“香港好物节”,协助港商利用电商平台开拓内地市场。有商家对中通社记者表示,自从用电商平台带货后,线上生意额升逾一成,更带动大批旅客来港线下消费。
香港贸发局30日公布,8月1至31日将举办第二届“香港好物节”。 香港中通社图片
打开内地社交平台小红书搜索香港,会发现除了旅游攻略,也有不少带货帖,越来越多港商摸索著用小红书提升产品知名度,盏记创办人兼董事长卢少卿也是其中一员。去年有博主探访卢少卿的海味店,一条花胶收藏的影片,创下近40万的观看量,令卢少卿一夜之间收到大量订单查询。
卢少卿经营传统海味生意30多年,他对记者说,以前都是线下销售,甚少接触电商业务,去年参加香港好物节后,线上卖出不少产品的同时,香港门市多了很多内地客人来探店,一传十、十传百,带动了线下消费。
如今卢少卿也开设了自己的小红书帐号,科普怎么挑选海味,他向记者展示多过500人的微信群组,说每天都有客人下单,当中也有不少香港人是透过短视频了解到自家产品。
内地电商市场发展潜力庞大,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去年内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8.8万亿元人民币,按年增长3.5%。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达13.1万亿元人民币,按年增长6.5%。
不过香港中小企要闯入内地电商市场,营运一间直播间就需要大量投入。因此,香港贸发局去年举办首届香港好物节,邀请内地主播为港商带货,吸引230个品牌参加,电商平台、社交媒体及活动官网总浏览人次突破9000万。今年更进一步,有近260个品牌参与,提供500多款特色商品和整月折扣优惠。据悉,近三成参加商户没有电商经验。
“电商的好处是不用在内地进行很大的投资,就能让内地消费者了解、买到自家的产品。”
维特健灵健康产品有限公司今年第二次参与活动,该公司董事谢天泽说,维特健灵虽在香港是家传户晓的品牌,但很多内地消费者都没有听过,反而习惯购买一些冒充香港制造的品牌。内地消费者对香港品牌有信心,也有需求,他希望香港好物节可成为一个认证,协助内地消费者辨认真正的香港品牌。
至于香港产品价格如何与内地竞争,他说,买香港产品的内地消费者普遍能够接受较高的价格,因此如何传递自己的品牌故事、提升品牌实力更为重要,避免陷入价格战的“死亡漩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