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闻网7月30日电 香港生活节奏急促,不少人需要“一心多用”(Multitasking)处理各种任务。这是一种先天能力,还是可经后天锻炼,学术界一直未有明确定论。岭南大学(岭大)心理学系一项最新研究发现,“一心多用”并非单一能力,而是由多种认知能力组合而成。研究团队推论,针对这些能力进行有系统的训练,有潜力提升个人在不同情境下的工作与学习表现。
研究团队招募了224名年龄介乎18至28岁的大学生参与实验,
实验期间,研究团队测量参加者四项核心的认知能力,包括“反应选择速度”、“抑制干扰的能力”、“资讯处理速度”,以及“工作记忆容量”,以探索他们进行“一心多用”时所需要运用的不同认知能力。
结果显示,三种“一心多用”的处理模式都涉及运用三种共通的认知能力,包括“反应选择速度”、“资讯处理速度”及“抑制干扰的能力”。不过研究发现,参加者进行不同任务时,还需应用不同的认知能力。例如,在“任务切换”时,参加者主要靠共通的认知能力完成任务,即透过快速选择反应、快速资讯处理和集中注意力,避免被无关的事物干扰;在“处理复杂的多重任务”中,参加者除了依靠三种共通的认知能力外,亦需运用其他专属的认知能力,例如“工作记忆容量”,帮助他们在接收多重资讯与指令中,维持准确判断与决策效率。
另外,研究又发现,不同性别的参加者在处理“一心多用”任务上的表现存在差异。例如,男性在三种“一心多用”的处理模式的共通能力上得分较高。不过,在专属“同时执行两项同等重要的任务”及“处理复杂的多重任务”的能力,两性表现并无明显差异。研究团队认为,性别得分的差异可能与测试任务的类型有关,未必代表两性的固有能力存在差距。
岭大心理学系助理教授吕辉航教授表示:“本次研究结果挑战了一心多用为单一能力的传统看法,有助大众从科学视角深入理解这种现代社会普遍需要的能力。根据实验数据证实,一心多用是由不同的认知能力构成,这为日后设计具针对性的训练方案提供清晰方向,根据真实情境开发实用工具,进行适量的训练,有潜力提升个人在高压环境下处理多任务的能力,及加强其他相关的认知能力,有助应对工作或学习的挑战。”(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