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闻网7月30日电 香港立法会今日(30日)举行第20次前厅交流会,讨论优化人才计划和推广“留学香港”品牌,由政务司司长陈国基率领官员出席。陈国基在会后表示,截至今年6月,各项人才入境计划共收到50万份申请,当中33万宗已获批,22万名人才及其家人已来港。他强调,政府亦会主动邀请创科顶尖及领军人才来港,并正检讨“科技人才入境计划”,研究改善签证条件及工作限制,以吸引更多海外人才来港。
近年,全世界都在抢人才,香港也不例外,推出多项吸引人才计划。陈国基今日表示,截至今年6月,香港各项人才入境计划共收到50万份申请,当中33万宗已获批,22万名人才及其家人已经来港,超出政府3年共引入10.5万名人才的目标。他指,政府会主动邀请创科顶尖及领军人才来港,提供具吸引力的个人化便利安排,但为免影响游说工作,未能透露邀请细节。
香港中通社资料图
据悉,特区政府原订今年上半年在“优才入境计划”下,主动邀请顶尖及领军人才来港发展,其后推迟至下半年实行。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早前预料年中公布详情,他称,全球都希望抢到“极高端人才”,但这些“极高端人才”一般不会自行申请来港,因此要主动邀请,也不可以提供“太普通”的安排,而要度身订造计划。
孙玉菡指出,这类人才特殊,政府要礼贤下士,也不会公开名单,否则难以邀请他们来港。
此外,“科技人才入境计划”过去三年共有334位申请人获批,全数从事创科范畴工作。陈国基今日亦说,正在检讨“科技人才入境计划”,研究简化申请程序,改善签证条件及工作限制,以吸引更多海外科技人才来港进行研发工作。
为推动香港成为国际专上教育枢纽,打造“留学香港”品牌,《施政报告2024》指出,香港特区政府已在北部都会区预留至少80公顷用地,发展“北都大学教育城”,鼓励本地专上院校与中外知名院校以灵活创新的模式,开拓更多品牌课程、研究合作和交流项目,吸引更多海外学术及研究人才来港。
陈国基透露,计划明年上半年公布“北都大学教育城”概念发展纲要,同时继续为增加学生宿舍供应,拆墙松绑。
立法会今日举行的前厅交流会,以事务委员会为基础分组进行讨论,其中人力事务委员会讨论优化人才计划和人才服务,吸纳重点创科人才,建设国际高端人才集聚高地;教育事务委员会讨论建设国际教育枢纽,打造和推广“留学香港”品牌,为“八大中心”和科技创新提供人才支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