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故事|一颗文化种子的茁壮——香港书展的前世今生
创始人
2025-07-20 09:03:37
0

香港新闻网7月20日电  一本本书籍堆叠出的城市记忆,在闷热夏季里飘散著墨香与汗水的独特气息。1963年11月,香港中环大会堂低座展览厅举行了“一九六三年图书文具展览会”。香港作家兼藏书家许定铭仍清晰记得当年情景:本地展商文学书不多,反倒是台湾书商的摊位前排起长龙,那些香港难得一见的作品让年轻读者如获至宝。这看似普通的商业展览,却成为香港书展的雏形,在香江畔埋下一颗文化种子。

【延伸阅读】

盛唐海丝路重镇 文物展揭香港千年国际港地位

藏在泡泡玛特里的香港设计师们

“一九六三年图书文具展览会”于大会堂举行。(图源:香港图书文具业商会)

香港书展的起源与早期发展可追溯至1963年11月25日,香港图书文具业商会在中区大会堂低座展厅主办首届“图书文具展览会”。这开创了本地大型文教展览的先声,被公认为香港书展的鼻祖。早期书展每两年举办一届,1964年第二届后,1966年第三届,直至1968、1969年才连续举办第四、第五届。参展商主要展销自家出版物,文学书籍稀少。作家许定铭回忆,台湾书商带来不少当地作家作品,令香港读者大开眼界。这些跨海而来的书籍成为当时香港青年接触外界知识的重要窗口之一。

首届图书文具展览会已设有不同类至文教摊位,展品包罗万有。(图源:香港图书文具业商会)

上世纪七十年代起,书展演变成香港读者搜购台湾书籍的重要渠道。这种“以书为媒”的交流,在当时“意外”地架起一座文化桥梁。香港在中华文化圈中的特殊位置,在这场年度书业盛会中初显端倪。书展虽在起步阶段规模有限,却已悄然改变香港的文化生态。那些挤在台湾书摊前的年轻读者中,后来涌现出不少影响香港文化界的重要人物。

贸发局时代的转型与成长始于1989年湾仔会议展览中心首期落成,这彻底改变了香港书展的命运。出版界敏锐意识到会展中心的潜力,主动要求香港贸易发展局接棒主办。1990年,首届贸发局书展登场:149家展商、4天展期、20万入场人次——全部数字都创下新纪录。这个转型标志著书展从行业内部聚会蜕变为全城文化盛事。1991年第二届开始收取10元门票,入场人次反增至23万;1994年门票首次调升至成人20元,小童10元。

翻查资料,2018年书展入场人次达历年高峰的104万人次,创历史新高;其后2019年正值香港“修例风波”跌至98万人次,疫情停办一年后,2021至2024年分别有83万、85万、近百万以及99万人次入场。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迫使书展首次停办,但文化需求并未消失。2023年书展重开后迅速恢复活力,吸引近百万人次入场。2024年延续辉煌,99万人次再度印证其不可替代的地位。

贸发局的介入使书展专业化程度大幅提升。1997年第八届书展同期增设“国际版权交易会”,推动香港成为亚太版权交易中心;印刷服务展览会及“最佳印制书籍奖”则带动本地出版品质提升。香港书展成为全球唯一能同时采购两岸三地中文书籍的平台,这一独特优势延续至今。

千禧年后的多元发展见证了香港书展在规模扩大的同时,内涵也不断深化。2002年第13届书展以“开阔生活领域,提升语文能力”为主题,首次明确以主题引领展览方向。书展结构也日趋精细,例如自1997年起设立的“儿童天地”是全球书展中首个专为儿童设计的展区。“亲子阁”的手工活动让书本知识变得可触可感,风车制作、油彩面谱等活动成为许多香港孩子的文化启蒙。2002年展场首设八个电脑寻书站,开创数码化服务先河。而作家签名会、新书推介会更让读者与创作者零距离接触。2015年起书展创新联动“运动消闲博览”及“零食世界”,2025年更汇聚超过770家展商。一票通行三展的模式,将文化、生活与休闲完美融合。

2025年第35届书展于7月16日在湾仔会展中心揭幕。本届以“饮食文化·未来生活”为年度主题。(香港中通社记者 黄璇摄)

书展开幕前夕,书商加紧布展。(香港中通社记者 许其皓摄)

书展期间,同场举办超过30场活动,包括讲座及工作坊。(香港中通社记者 黄璇摄)

2025年第35届书展于7月16日在湾仔会展中心揭幕。本届以“饮食文化·未来生活”为年度主题,汇聚各类饮食相关书籍,从多角度带领读者了解各地饮食文化及历史、探索饮食与健康生活的关系、并思考科技如何塑造未来饮食方式与生活态度。今年书展再次设有“世界文化艺术廊”,呼应主题带来“有枱·阅食”展览,以饮食作为连接世界的桥梁,让入场人士在餐桌品味人生、阅读世界。展览由8位艺术家围绕食疗、永续、餐桌礼仪、节庆饮食、发酵、感官、音乐及艺术等主题设立8张餐桌,并与各国驻港总领事馆合作展示世界各地相关书籍及展品。

书展的文化意义与未来已经超越了单纯的图书交易市场。(香港中通社图片)

书展的文化意义与未来已经超越了单纯的图书交易市场。六十余载风雨,它既是出版界的行业风向标,也是市民和游客的年度文化节日。书展人均消费持续高企——2024年为912港元,较2023年的人均872港元略升4.6%,反映香港人愿意为知识买单。书展更吸引一成内地及国际游客,成为推广香港软实力的文化窗口。

从1963年大会堂的试探性起步,到今日会展中心五万平方米的文化盛宴,书展的蜕变映射著香港的城市发展。那些挤在书摊前的青年,当中就有人成为了引领文化讲座的学者;曾经追逐漫画精品的少年,如今带著自己的孩子参加亲子阅读会。炎夏七月,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再次成为全城文化焦点。当读者摩肩接踵穿梭于书海时,他们翻动的不仅是书页,更是一座城市持续书写的故事。(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IDA携东亚银行探索香港稳定币... 香港新闻网12月11日电 香港金融科技公司 IDA 宣布与东亚银行有限公司展开合作,以支持香港的数字...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
【来论】刘喆:希望之路,还是漫... 中缅铁路,这条计划连接昆明与缅甸皎漂深水港的交通走廊,是未来中国通向印度洋的关键战略通道,也是中缅经...
施政报告2024 | 香港劏房... 香港新闻网10月16日电 行政长官李家超今日(16日)表示,特区政府决定以立法方式制订住宅楼宇分间单...
华为ICT大赛2024-202... 香港新闻网12月9日电 “华为ICT大赛 2024-2025 香港站颁奖典礼”(以下简称“华为ICT...
教大学者喜讯频传 多领域研究获... 香港新闻网12月3日电 香港教育大学(教大)最近喜讯频传,多位研究学者在心理学、理财教育、英语学...
最高271.28%!美国拟对东... 香港新闻网12月1日电 美国商务部当地时间11月29日公布其对东南亚四国柬埔寨、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
香港丁屋申请人遭廉署起诉承认串... 香港新闻网11月8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早前落案起诉小型屋宇(丁屋)发展商负责人、村代表及丁屋申请人共1...
叶刘淑仪出席政青培训课 分享香... 香港新闻网6月5日电 香港政协青年联会(下称“政青”)于6月3日举行六月核心成员培训课程,本次培训特...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