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龙鼓滩屯门西将变身“智绿产业港”
创始人
2025-07-19 11:03:25
0

香港新闻网7月19日电  为善用香港龙鼓滩及屯门西邻近北部都会区、香港国际机场及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策略位置以助力产业发展,香港特区政府发展局建议透过近岸填海造地及改造约111公顷现有土地,将龙鼓滩及屯门西重新规划成“智绿产业港”,提供总面积约301公顷的新发展土地,发展绿色新能源、先进建造业、循环经济,以及现代物流业四大核心产业,以促进创新与探索新科技、提高生产力及增强区域竞争力,初步预计可创造约3.5万个就业机会。

屯门西模拟图

香港发展局昨日(18日)提交立法会的文件显示,拟分别于龙鼓滩及屯门西透过近岸填海造地约145公顷及45公顷。发展局将于下月初展开为期两个月的公众参与活动,再制订发展大纲图,期望于2028年初展开龙鼓滩填海工程及在2029年产出首批用地。

屯门西地区过往曾考虑规划以住宅发展为主,据香港发展局最新文件指,龙鼓滩及屯门西不但临海用地广阔,并具有优越的陆路和海路交通连接,可发展成为香港与深圳西部的沿岸经济带。

香港发展局计划以“产业导向”的规划布局,并以“智绿产业港”为发展定位,主力发展四个具增长潜力的核心产业。

龙鼓滩和屯门西概括土地用途概念图

其中,发展绿色新能源产业及先进建造业均位于龙鼓滩。行业减碳、能源效率提升、电动车普及等大趋势正在重塑新能源产业格局。

为配合特区政府推动新能源发展的政策方向,包括在海、路、空交通方面全力推动新能源使用和供应,发展局建议预留约54公顷土地发展绿色新能源,例如生物柴油、绿色甲醇、绿氨及液化氢等。

该些用地将集中在龙鼓滩填海区北面,利用较长的临海泊位及深海通道支援绿色能源的海路运输,其中10公顷预留作策略性储备用地,以保留土地容量应对香港未来潜在新能源发展的相关土地需求。

为配合政府加强香港采用先进建造技术的区域领先地位,发展局建议在龙鼓滩填海区南面预留约47公顷土地,用作先进建造业园区,促进香港先进建造技术的发展。

其发展可利用水路运送预制组件,亦可与邻近屯门西地区现有相关作业,例如钢铁厂和英坭厂产生协同效应。当中10公顷会预留作策略性储备用地,保留土地容量应对产业未来发展需要。

在屯门西方面,发展局建议预留约32公顷土地作循环经济用途,以实现政府《香港资源循环蓝图2035》公布的目标。

有关土地邻近现时环保园及产业服务设施,期望透过推动升级再造及设立本地生产线,加强香港的制造能力、提升回收业的产业链,以及推进本地绿色低碳循环经济。

龙鼓滩模拟图

智慧化建设 活用海路与大土地优势

香港发展局又建议重新规划内河码头和附近土地以发展现代物流业/内河码头产业,在屯门西预留约39公顷土地作相关用途,另有两公顷位于龙鼓滩的产业用地,则主要预留用作重整当区物流业的棕地作业。

该局建议保留内河码头的35公顷土地以应对航运和物流业发展不断变化,巩固香港作为国际航运中心及国际物流中心的地位。其余约4公顷土地则用作重置屯门第16区的屯门公众货物装卸区。

文件指,该四个具增长潜力的核心产业均可发展成绿色产业,具潜能采用大量自动化、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创新技术进行智慧化建设。

它们亦需要使用海路运输及大土地面积运作,可充分利用龙鼓滩及屯门西独特地理优势及便利的交通网络,并与区内现有作业产生协同效应,同时帮助香港迈向碳中和。

香港发展局表示,屯门西现有一些工业设施,附近有污水处理厂,较适合发展产业用地,且该区若发展住宅亦会受机场高度限制,加上香港中长期已不欠缺房屋用地,故认为应集中产业发展,而现有屯门公众货物装卸区将搬至屯门西填海区,借此集中产业用地,并释放屯门第16区约4公顷土地,用作住宅、社区设施及休憩用地等与邻近非工业地区更具兼容性的用途。

在交通连接方面,发展局拟兴建全新跨湾桥连接龙鼓滩填海区至龙门路,以应付新增的车流,并会改善现有连接龙鼓滩/屯门西至屯门市中心的龙门路,包括扩阔一段长约1.5公里的双线不分隔车道至双线双程分隔行车道,发展局会进行交通影响评估。

发展局同时计划优化龙鼓滩及屯门西的环境和设施,包括增建社区设施和休憩空间、引入生态海岸线,以及致力推动智慧及绿色基础设施,让当区村民及上班人士受惠。

“智绿产业港”拟议土地用途预算概述。

缩小填海护生态

根据拟议方案,龙鼓滩近岸填海面积约145公顷,较2020年原先建议填海220公顷或以上方案减少了三分之一。

香港发展局表示,原先填海方案包括龙鼓滩村前方一带,因应村民反对遂减少填海范围,以保留龙鼓滩沙滩及本身较原生态的乡郊环境,乡事委员会同意有关改动。

据生态调查显示,现时填海范围内没有中华白海豚,距离最少两公里以外才记录到中华白海豚出没,故预期填海工程不会对生态造成不良影响。

融资安排要考虑市场反应

在融资安排方面,香港发展局昨日(18日)表示,香港缺乏大型土地发展制造业与建造等产业,而龙鼓滩及屯门西地理位置优越,局方内部将其发展定为较高的优先级以争取资源。由于区内并无住宅用地,而本地发展商或对房地产项目更感兴趣,融资安排要考虑市场反应,最终或要由政府自己出资填海。

据改造的111公顷土地目前大多属棕地作业,另有部分为工业设施及私家地,香港特区政府会负责收地,而现时占地65公顷的内河码头属私家用地,租约期至2047年,今次建议预留其中35公顷用作发展,政府不排除使用公权依法收地,或透过换地来收地。(来源:香港文汇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IDA携东亚银行探索香港稳定币... 香港新闻网12月11日电 香港金融科技公司 IDA 宣布与东亚银行有限公司展开合作,以支持香港的数字...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
【来论】刘喆:希望之路,还是漫... 中缅铁路,这条计划连接昆明与缅甸皎漂深水港的交通走廊,是未来中国通向印度洋的关键战略通道,也是中缅经...
施政报告2024 | 香港劏房... 香港新闻网10月16日电 行政长官李家超今日(16日)表示,特区政府决定以立法方式制订住宅楼宇分间单...
华为ICT大赛2024-202... 香港新闻网12月9日电 “华为ICT大赛 2024-2025 香港站颁奖典礼”(以下简称“华为ICT...
教大学者喜讯频传 多领域研究获... 香港新闻网12月3日电 香港教育大学(教大)最近喜讯频传,多位研究学者在心理学、理财教育、英语学...
最高271.28%!美国拟对东... 香港新闻网12月1日电 美国商务部当地时间11月29日公布其对东南亚四国柬埔寨、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
香港丁屋申请人遭廉署起诉承认串... 香港新闻网11月8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早前落案起诉小型屋宇(丁屋)发展商负责人、村代表及丁屋申请人共1...
叶刘淑仪出席政青培训课 分享香... 香港新闻网6月5日电 香港政协青年联会(下称“政青”)于6月3日举行六月核心成员培训课程,本次培训特...
香港研发总开支持续上升 去年... 香港中通社12月23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3日发表《2023年香港创新活动统计》报告,香港本地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