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7月15日电(香港中通社记者 王丰铃)美国近期拟打造完整稀土供应链,包括启动新稀土矿、国防部入主本土唯一矿商、推动独立的稀土定价机制。这套组合拳能否撼动中国稀土地位,降低美国对华依赖?
稀土矿石 图源:新华社
据路透社14日报道披露,美国政府正加速推动一项独立、更高价格的稀土定价机制,为矿企提供价格补贴支持,以刺激产业投资,试图削弱中国在全球稀土市场的主导地位。
据此前公开协议,美国国防部将成为美国唯一掌握稀土全产业链的生产商MP材料(MP Materials)的最大股东,持有15%的股份,以接近当前市场价两倍的价格,为其设定最低采购价。该公司将在美国新设第二家稀土厂,预计年产升至1万吨,以减少对外国的依赖。
此外,美国70年来首次启动新的稀土矿开采。美国能源部长赖特11日参加拉马科布鲁克矿碳矿稀土项目开幕仪式,13日又发文声称,美国致力于开采、加工稀土,“将建立安全的稀土元素供应链,不再受中国挟持”。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金融发展与国资国企研究所执行所长余凌曲15日对香港中通社表示,特朗普政府更多还是想在美国本土打造“备胎”,不惜以几倍高价,将从中国进口的稀土转为美国国内生产,打造“去中国化”的制造业产业链条。
不过,余凌曲认为,这一过程会相当漫长,10年都未必实现。在开采方面,美国缺乏技术和熟练工人,在分离、精炼、磁体制造方面,涉及高端制造业,美国已荒废多年,短期内难以重拾整个链条。最终或仅能满足少部分美国国防需求,无力供应各关键领域全面需求。当前谈“挑战中国稀土地位”为时过早。
在全球稀土供应链中,中国居主导地位,承担全球稀土70%的产量和90%的精炼产能。而汽车制造、航天、芯片和军工等关键领域对稀土需求量极大。美国此前就关税问题向中国施压时,始终忌惮中国稀土管制,未能迫中方妥协。不少西方观点认为,中国稀土的地位难以被削弱,优势就在于低价。
余凌曲指出,低价背后,是完善的产业链、先进的技术和充足的技术工人在支撑。美国针对稀土组合拳推出后,中国稀土头部企业的股价反而快速上涨。从市场角度来看,中国稀土企业的综合化产业链配套优势,难以被取代。且稀土并非某一种金属,而是金属谱系,美国重点砸钱给一家企业,亦无法全面覆盖产业链条。中国在稀土行业的主导地位非常稳固。
待美国稀土“备胎”建成,会否重新抬出对华高关税?余凌曲直言,美国关税政策越来越没有明确指向性,今日针对巴西,明日针对俄罗斯,政治考量大于经济,随心所欲成分居多。中国从未将稀土作为战略竞争或贸易对抗工具,即使没有稀土,美国也会持续对中国贸易打压。(完)
下一篇:香港中学文凭试 DSE 放榜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