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闻网7月8日电(编辑 张依珊)民进党多年来操弄“抗中保台”,“冀望”两岸脱钩,不过美国《纽约时报》于当地时间7月7日发表的《台湾真能在经济上脱离大陆吗》一文却指出,两岸的紧密联系在过去数十年间推动了台湾经济的发展,若想完全脱钩,台湾将会付出高昂代价。该篇文章被多家台媒转载,并在台湾社会引发热议。
图为台北市的高楼大厦。香港中通社资料图片
台湾的《经济日报》、《联合报》、梅花新闻网等媒体引述《纽约时报》这篇文章指出,多年来,大陆一直是台湾最重要的贸易伙伴,是台湾最大的出口市场,也是台企投资与制造重镇。
如今,民进党表示,希望进一步“拆解”数十年来推动台湾经济增长的商业联系。台当局领导人赖清德鼓吹,台湾的半导体企业应停止与大陆进行采购与销售,转而建立一条“非红供应链”。台当局上月更进一步对华为与中芯国际实施出口限制,要求台湾企业对这两家大陆科技巨头销售产品之前必须先取得出口许可。
有美国学者表示,这展现出民进党希望被美国视为“可靠的盟友”,即使必须付出短期经济代价也在所不惜。文章也指出,这一举措符合美国长期试图切断中国大陆取得先进芯片途径的目标。
但是,文章也强调,台湾若要与大陆脱钩,代价恐怕远不止短期损失。
数十年来,台湾企业的对外投资几乎都集中在大陆。台积电、鸿海等科技巨头,正是凭借在陆设厂与对陆销售才壮大起来。虽然近两年来台湾对陆投资占比有所下降,但要彻底与大陆经济脱钩,仍困难重重。要知道,大陆仍是台湾出口的最大市场,尤其是芯片领域。
即使在关税战的影响之下,仍有强大的力量吸引台企赴陆,比如强大完善的供应链、广阔多元的创业天地等。有上海台商就表示,很难找到大陆供应商的替代。
两岸能否脱钩的议题,向来是台湾社会的关注点。
今年4月,赖清德“脱中入北”说,就引发了一次“脱中”的讨论。台湾产业界强烈不满,直言民进党迎合外部势力推动两岸“脱钩断链”,损害的是台湾企业的竞争力。有台湾学者表示,美国都做不到“脱中”,何况台湾?台湾《联合报》也发表社论指出,中国大陆是大到连美国、日本都无法忽略的经济体,美日都不愿与大陆脱钩,台湾却妄言脱钩,台湾有“脱中”的本钱吗?众怒难平之下,赖清德又只好悻悻然改口,称“布局全球,当然包括大陆”。
“贼心不死”,近日赖清德又试图通过“团结十讲”大肆渲染大陆威胁、挑动两岸对立、加剧社会撕裂,有学者指出,赖清德“第三讲”的真正目的在于禁限两岸交流往来,为了谋取政治私利,毫不顾忌台湾民生福祉,妄图推动“两岸大脱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