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闻网7月3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日表示,留意到最近传媒报道多宗怀疑以虚假学历报读大学事件,令社会关注大学收生程序的公正性。廉署防止贪污处收集业界意见,推出最新《大专院校收生防贪指南》,详细剖析收生程序中可能出现的贪污舞弊漏洞和相应的防范措施,并介绍如何善用资讯科技识别可疑申请。
最新推出的《大专院校收生防贪指南》,涵盖相关反贪法例,更设有个案分析,解说在本科生和研究生收生程序中的主要贪污风险、常见不足之处及防贪警示,例如隐瞒和提交虚假学历等。另外,指南亦就接收申请、筛选申请人、评核申请、核实资历和处理投诉等各个程序,逐一解构当中要注意的地方,助校方建立有效防范及处理怀疑涉及假学历申请的机制。
善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 揪出假学历
《大专院校收生防贪指南》更向大专院校推广多项善用资讯科技做好防贪工作的建议,例如通过不同的学历验证资料库,查核其他国家的学历;鼓励大学共享资讯以协助识别可疑申请;及将收生流程数码化以减少人为错误或操控的风险。例如在核实申请人资历方面,方可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检查申请表和网上面试的各种异常情况,包括检查有没有人工智能生成的答案、有没有可疑的电邮网域,同一批申请中出现相似的评级甚至相同的错别字等;亦可运用区块链等科技,向学生提供安全和可验证格式的数码学历证明。
防止贪污处助理处长卓智欣表示:“香港专上教育在国际间享负盛名,大学学位竞争非常激烈。《大专院校收生防贪指南》协助各大专院校完善收生制度及内部监管机制,防止假学历和『黑中介』有机可乘,确保收生程序的公正性和公信力,有助政府有效向国际推广“留学香港”品牌。”
实务建议为大学诚信把关 大学及教育局高度评价
多间本地大学校长及高级行政管理人员,高度评价《大专院校收生防贪指南》。香港科技大学协理副校长(教学)冯志雄教授认为,指南内防贪措施和建议,有助维护大学的信誉和公信力:“让同事及同学们都知道,香港的大学所收的学生,都是符合资格的。”另外,香港理工大学副校长(教学)黄国贤教授表示,该校向应廉署有关数码化的建议,利用深港跨境数据的学历验证系统,将学生学历、成绩单等资料加密生成数据代码并作比对,更快更有效地侦测涉嫌假学历。
教育局局长蔡若莲亦支持指南,认为指南有助保障学生公平竞争学位,亦向全球宣示香港对学术造假“零容忍”的坚定立场,展现香港在维护教育公平与学术诚信方面的决心。
廉署会派送《大专院校收生防贪指南》予全港所有大专院校,并向内地大专院校推广指南。防止贪污处亦会按需要,为各院校提供协助,包括防贪建议和制定完善收生制度及内部监管机制的支援等。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