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港为家倚港兴业——香港工商界的承担与机遇
创始人
2024-11-09 22:20:11
0

  香港中通社11月9日电 题:以港为家倚港兴业——香港工商界的承担与机遇

  香港中通社记者 陈卓仪

  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8日在深圳召开香港工商界人士座谈会,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夏宝龙对香港工商界和企业家提出六点寄语。受访学者分析,恰逢美国大选等国际大事件后,座谈会时机备受关注,会中提出的以港为家、倚港兴业,亦有不少启示。


  此次座谈会时机特殊,一是在特首李家超发表以“改革”为主题的施政报告之后;二是恰逢美国总统选举结果出炉,特朗普将再主白宫;三是在中央提出系列政策组合拳提振经济后,举办的一场高规格座谈会。香港特首李家超和多名政府司局长参加了一整天的会议后,深夜发文谈与会感受。

  据新华社报道,在听取大家发言后,夏宝龙表示,当前香港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大家要正确认识自身发展与香港发展、国家发展的关系,以实际行动诠释爱国爱港。

  内外环境生变,正是目前香港社会各阶层面临的难题。内部方面,香港餐饮零售等消费动力不足、经济新增长点仍待点燃;外部方面,特朗普上任后对华经贸政策势必给香港出口带来挑战、与美元挂钩的楼市股市仍然波动。

  全国港澳研究会顾问刘兆佳对中通社分析,中央意识到香港正面对一个愈趋严峻的国际形势,特别是来自美国的打压,所以更加希望香港各界能够提升忧患感,与中央和特区政府同心同德维护好国家安全、香港稳定、推动香港发展。

  夏宝龙提出六点寄语,其中讲到要坚持“以港为家、倚港兴业”,是以往未曾提过的。

  刘兆佳认为,“以港为家”指的是只有香港才是大家的安心立命之所,因此更加需要好好珍惜这个家;“倚港兴业”表示香港工商界一直以来依靠香港发家致富,在美西方的打压下,他们将来也只有以香港为基地才能持续发展,因此更加需要对香港作出更大的承担和责任。

  在工商界打拚了几十年的全国政协委员施维雄撰文表示,“倚港兴业”这个提法,意味著新机遇、新责任和新定位。至于如何把握?香港工商界的每位参与者有必要从“超级联系人”转型升级为“超级增值人”,通俗地说,“超级联系人”主要是“赚你的钱”,“超级增值人”则是“帮你赚到以前赚不到的钱”,这将是最有竞争力的“以香港所长贡献国家所需”。

  本次座谈会有29位香港工商界人士出席,包括李泽楷、郭炳联、李家杰、罗康瑞、何超琼等,不少都是香港大型地产商代表。与会人士纷纷发表感受,表示将支持特区政府、主动参与香港和国家的投资。

  出席座谈会的香港发展局局长宁汉豪次日在电台节目表示,夏宝龙在会上鼓励工商界支持政府落实发展长远规划项目,希望工商界可以积极参与。她认为所谓的积极参与,是指未来政府造地有很多顾问研究,需要工商界参与,造地后需要工商界竞投,希望他们及早筹组资源。

  特首李家超在社交平台表示,将与团队总结座谈会内容,凝聚工商界力量,共同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有分析预计,座谈会的内容将会在接下来各司局落实施政报告以及工商界实际行动中,有所体现。(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