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NASA回流香港 科大教授苏慧制“天眼”驻天宫瞰地球
创始人
2025-06-16 18:03:11
0

香港中通社6月16日电  (记者 陈卓仪)走进苏慧教授位于香港科技大学的办公室,窗外清水湾一抹蓝、墙上贴著一家四口照片制作的月历、桌上放著太空人模型,一位科研工作者的朴实尽收眼底。

2022年加入香港科技大学土木及环境工程学系之前,苏慧曾在美国NASA工作了17年,位居主管地球系统观测的要职,可谓是扎稳了脚跟。但她还是被香港发展国际创科中心的雄心吸引了。

放弃NASA稳定工作回到香港

“从我拿到科大的聘书,到真正决定,大概有半年的时间,也有很多考量。” 苏慧坦言,回头看这是非常正确的决定,“因为看到香港创新速度惊人,制度有优势,办事高效。”

她以自己所在的气候研究为例说,香港对气候变化的认识和紧迫感,跟在美国感受的挺不一样,“美国学术界对气候变化的认识比较一致,但政府层面甚至大众层面还有争执,那么科研成果也得不到有效的实施。”

两年多的观察,让苏慧感受到香港在初创方面具优势,首先有5所世界排名百强的高校,其次是政府政策灵活高效。她特别提到,政府设立的100亿港元产学研1+计划,让初创企业从创新性研发,到产业化都有政策支撑。

国家的顶层设计,也是苏慧认为香港的潜力所在。她强调,与美国矽谷或日本东京湾比较,粤港澳大湾区有完善的政治和经济体系,又有宏大完整产业链,加上创新思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土壤。“职业生涯到了比较重要的拐点,我需要这样一个平台和环境,让自己的知识能真正对社会产生价值。”

环视全球环境,苏慧观察到有很多美国科研工作者打算回到中国,或者回到亚洲。她坦言,“我们在科研上跟美国最先进的科技还是有一定差距,但差距越来越小,在应用方面甚至中国有一些优势。”

港澳载荷专家有望操作温室气体探测仪

目前,苏慧参与领导一项国家航天项目,正在研制全球首款高精度二氧化碳和甲烷点源协同探测仪。据苏慧介绍,这是2023年11月载人航天办公室和宇航员来香港访问,在科大交流期间促成的合作。

“探测仪计划在2026年4月随天舟十号发送到太空站,期望到时由港澳载荷专家亲自来操作香港主导设计的这个仪器,在太空做实验。”

苏慧透露,目前正在加班加点制作这个仪器,今年12月应该可以完成。而仪器实际运行时基本可以通过遥控完成,在地面发指令便可以让仪器进行观测拍照,再把图像传回,但第一步要挂到指定舱位,必须有人操作,因此需要载荷专家来完成这项重要任务。

该探测仪属世界首创,能同时探测二氧化碳和甲烷这两个人造温室气体的最主要来源,解析度大概是100米。苏慧举例,一个工厂的烟囱之间如果间隔100米,就能完全分离出来各自的排放量,对于帮助国家实现碳中和转型具有一定贡献。

人工智能有助极端天气精准预测

在科大的两年多时间,苏慧领导 “对流与降水”创科实验室,聚焦极端天气的精准预测。

“香港上百年的数据显示,温度不断升高,极端天气的频率和强度都在增加,如果不采取减排措施,一定会更严重。”苏慧解释,极端天气与温室气体的增长有关,温室气体吸收地面辐射的热量,再将热量返回地面,导致地表升温。会引发热浪、阻碍夜间降温,并增强大气持水能力,使极端暴雨增多。 

极端天气有随机性,预测精度不可能达到百分百, 但苏慧表示,“人工智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预报的准确度和解析度,可以快速预测,原来预测的解析度是几十公里,现在可以做到几公里甚至是几百米。”

香港科大2023年发送了“雄彬一号”高分辨光学卫星

精准预测,离不开遥感卫星。香港科大2023年发送了“雄彬一号”高分辨光学卫星,负责统筹卫星项目的苏慧向中通社记者描绘了多模态卫星蓝图:明年科大将会发送第二颗碳卫星,将来希望发射在不同频段的卫星,全方位密集观测大气、海洋、陆地,更精确预测极端天气。

“数据就是资产,遥感卫星的商业应用也大有前景。”据苏慧介绍,科大孵化的初创企业星睿云智,便与香港的再保险公司合作、服务巨灾模型,对保险的定价理赔有直接帮助;一些依赖天气变化的企业,也可以采购资料进行风能光能的预测,产生商业价值。

近几年香港发展国际创科中心,而香港的大学一直非常重视基础科学研究,在一日千变的科技新环境下,我们需要培养怎么样的世界级科学家呢?

在传统中国家庭长大的苏慧,形容自己的成长路是“规规矩矩”,因父母职业渲染才对气象感兴趣,她说NASA最推崇的理念就是大胆去想别人以前从来没有做过的东西,因此她现在也容许自己的女儿硕士毕业后不找工作,自己捣鼓创业项目,认为培养科学家更要创造不要怕失败、不要怕冒险的试错环境。

“成功都是基于不断失败的基础上,所以要容忍犯错,可能不是马上有成果,可能要沉寂很长一段时间,但是一旦爆发可能就是颠覆性的。”苏慧也鼓励女性同胞,高精尖工作不一定是男性才能从事的领域,不要被传统的观念束缚。(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IDA携东亚银行探索香港稳定币... 香港新闻网12月11日电 香港金融科技公司 IDA 宣布与东亚银行有限公司展开合作,以支持香港的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