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6月10日电(记者王丰铃)日本媒体连日炒作中国两艘航母“首次同时”在太平洋海域活动。日本外相岩屋毅10日召开记者会宣称“日本周边安全环境日益严峻”,已向中方提出交涉,并在日本周边海空域开展监视活动。日本为何如此大反应?
山东舰和辽宁舰编队 图源:新华社
据日本共同社、《读卖新闻》、富士新闻网等多家日媒报道,日本防卫省9日声称,发现中国山东舰在连接伊豆诸岛及关岛的“第二岛链”附近的冲之鸟礁近海进行舰载机起降。此前防卫省称,发现中国航母辽宁舰7日至8日在南鸟岛近海的太平洋活动。日本自卫队持续对中方舰艇进行“监视”。
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9日表示,中国军舰在有关海域活动完全符合国际法和国际惯例,中方一贯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希望日方客观理性看待。
日本外相岩屋毅称,日本外务省负责人已向中国驻日本大使馆的公使衔参赞提出交涉。他又称,鉴于日本周边安全环境“日益严峻”,日本政府将继续密切关注中国军队的相关动向,并将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在日本周边海空域开展监视活动。
青年日本问题学者、察哈尔学会研究员陈洋10日对香港中通社表示,日媒对此事报道内容较同质化,本质是在炒作“中国威胁论”,指摘抹黑经不起推敲。日媒仍沿用所谓“第二岛链”等冷战色彩的概念观察中国海军动向,思维陈旧。美日海上力量动辄打著所谓“航行自由”旗号在南海巡航,但当中国航母在符合国际法和国际惯例的前提下巡航时,却被炒作成“突破‘第二岛链’”,这显然是“双标”。
陈洋分析,日本“破防”,一方面是没想到中国航母能如此“轻而易举”地穿越“岛链”。另一方面,日方担忧这样的情况今后将成为常态化,进而削弱“第一岛链”、“第二岛链”对中国的“封锁”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与美国近日已展开新一轮“延伸威慑”磋商。日本外务省9日向共同社透露称,日美5日至6日在美国巴克斯代尔基地举行了外交和防务部门高官级磋商,讨论美国以包括核武器在内的战力参与日本防卫的“延伸威慑”,是特朗普政府第二任期上台后的首次。会上再度确认了去年12月公布的有关“延伸威慑”的第一份指针的意义,力争加强对美国提供“核保护伞”的信赖度。
“延伸威慑”由美日上届政府达成,意指美国承诺使用包括核武器在内的军事力量保护盟国。
陈洋指出,日本炒作中国航母活动,也是为引起美国特朗普政府的重视与注意,为今后日美加强军事合作营造氛围。
陈洋续指,特朗普政府当前对日本在印太的定位仍是“马前卒”,即以日本为支点,继续推进“印太战略”,继续加强与日本等盟伴举行联合演习等。特朗普政府对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安保防务政策还是基本延续拜登时期政策,包括“延伸威慑”,也应会沿用。(完)
上一篇:香港早间新闻速览(6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