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论】古江临:深港合力助推非遗文化创新发展破界出海
创始人
2025-05-28 12:02:03
0

“香港非遗月”启幕在即,此次将以“香港处处有非遗”为主题推出系列活动,让市民及旅客亲身感受非遗的文化和乐趣。这也是继香港特区行政长官在2024年《施政报告》中提出“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后的具体落地。与此同时,一河之隔的深圳市文博会上,各类非遗技艺也热闹上场,绽放别样光彩。

香港康文署非物质文化遗产办事处将于6月主办首届“香港非遗月”。(记者 曹文毓摄)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于1982年首次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属世界遗产委员会提出,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关注非遗保护。1986年成立“中国民间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系统展开调查和保护。自此如火如荼,燃遍大江南北。

对非遗而言,最好的“保护”是“活态传承”,让历经岁月打磨的文化根脉在现代生活中抽枝发芽、换发新生。

香港与深圳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城市,最具有探索的优势和破局的可能。其中,香港拥有国际化平台和多元文化交汇的基因,深圳则具备科技创新能力和市场化运作经验。可以共同推动非遗文化的创新转化与国际化传播,将非遗从“保护对象”转化为“文化资本”,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成为东方魅力之源。

一、发挥深港两地优势,共建大湾区非遗生态圈

香港作为中外文化交流枢纽,可依托其国际化资源,将非遗项目融入国际艺术展览、电影节等平台,探索国际传播新路径与高端文化IP的打造。利用香港的影视、设计产业优势,推动非遗元素的影视化、IP化,促进非遗文化品牌走向国际。

深圳作为中国科技创新的重要中心,拥有众多高科技企业和研发机构,能够实现科技赋能与产业化创新。依托深圳成熟的消费市场和供应链体系,也可以促进非遗产品与时尚、潮玩产业的结合。

在实现两地非遗节庆联动和非遗资源整合的基础上,合力打造“大湾区非遗嘉年华”,策划“湾区非遗双城季”等品牌活动,形成常态化交流机制,有助于大湾区非遗生态圈的共建。

通过制造热点,引导潮流,既能吸引跨城游客参与以及全球关注,又可以带动两地科技人才、设计师、非遗创承人的互动、联合,形成全新发展势能,让“人人都是湾区非遗传播使者”的理念深植民间。

二、打通政策与资源壁垒,构建非遗产业链协同体系

抓住数字时代新机遇,在挖掘非遗背后的文化和价值认同的同时,实现传统文化和个性化表达的创新融合,构建"传承人+设计师+科技团队+商业平台"的协同网络,需要加强政策引导与资源整合,打通现有壁垒。

建议联合设立跨境非遗孵化基金,积极推动深港两地政策互通与资源共享。借鉴香港非遗资助计划(如3亿港元专项资金)与深圳非遗保护专项基金的经验,探索跨境资金支持机制,对联合申报国家文化产业发展基金项目以及两地合作非遗项目等予以优先支持。

鼓励两地青年创业团队联合申报项目,例如开发醒狮、麒麟舞、鱼灯舞主题的潮玩,融合港式奶茶技艺与深圳茶饮品牌的联名产品,或利用深圳供应链生产非遗衍生品等,让非遗的美演化为市场的烟火气,真正融入现代都市人的生活。

其次,共建大湾区非遗数据库,整合香港480项非遗清单与深圳59项市级非遗名录,实现资源互通与学术研究协作,对于非遗文化的学术研究、文创开发及跨境展览策划等提供坚实的支持。

再加上科技企业的数字化赋能,利用科技企业资源,推动非遗数字化。例如,通过AR/VR技术还原广东醒狮、香港舞火龙、深圳鱼灯舞的场景,打造沉浸式非遗体验馆或线上虚拟展厅,同时利用线上传播矩阵结合线下活动与实体销售网络,形成市场合力。

三、强化人才培养与青年传承,夯实发展基础

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载体和关键要素。非遗保护的关键也在于有人传承。如何将宝贵的文化记忆和历史信息传递下去,使之得以延续和发展,非遗人才的培养是重中之重。

2024年11月,经由深圳市委宣传部和市社科联公开评选,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音乐学院申报的“粤港澳大湾区‘非遗’音乐研究中心”成功获批深圳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该中心将主攻“非遗”乐种研究、“非遗”乐种保护研究、“非遗”音乐再利用研究。

这是一个开创性的尝试,应加大推动两地高校合作开设非遗传承课程,除了学术研究型人才还可以加大培养数字化非遗开发、品牌运营等复合型人才。

同时,组织深港中学生参与非遗研学活动,强化文化认同,积蓄后备力量,并通过开展“非遗创新大赛”等,鼓励深港两地青年团队以非遗为主题进行跨界创作(如数字艺术、舞台剧),对优胜作品给予跨境孵化支持,逐步形成一个从群众基础深厚到创新产出多样化的完整链条。

(作者古江临 深圳市福田区海外联谊会理事、深圳市福田区文化艺术促进会执行会长。本网获独家授权刊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媒体立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促进和保护发展权”主题边会在... 香港新闻网6月20日电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59届会议期间,“促进和保护发展权”主题边会18日在日内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