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闻网5月26日电 香港医管局研讨大会26日起举行,医管局主席范鸿龄刚刚在研讨大会开幕礼演讲指出,今年是医院管理局改革年代的开始。面对人口老化、长期病患者增加及医疗成本上涨等挑战,医管局需要彻底改革,以维持公营医疗体系的可持续性,继续为市民提供高质素服务。
三大改革措施 提升服务效率
首先,医管局大会因应本港医院发生数宗备受关注的医疗事故,于去年六月成立公立医院系统管理检讨委员会,以提升病人安全、医疗管理及机构效能。委员会于去年九月提交报告,共提出 31 项建议。这些建议主要集中于加强管治、提高问责性及培养安全文化。自此,医管局管理层一直积极跟进这些建议;而全部 31 项建议将会按照原定计划,于今年六月底前落实。
其次,今年四月,期待已久的公营医疗收费改革终于刊登宪报,并将于明年一月一日起生效。收费改革有加有减,当中主要亮点是加强支援有经济困难的病人,确保服务效率。香港特区政府亦承诺,收费改革所带来的额外收入将全数投放于公营医疗系统。
最后但同样重要的一项改革,是医管局大会于去年十二月成立了一个高层次的管治及架构改革委员会(改革委员会)。除了医管局主席及医管局行政总裁出任当然成员外,改革委员会成员还包括两位医务衞生局高层官员和五位业外社会贤达。改革委员会的职责是提供策略性方向,以推动医疗服务的可持续发展,并提高服务效率。
在改革委员会研究的众多议题中,有三个范畴尤其重要,即薪酬架构、财务管理和临床管理:通过改革现行的薪酬架构,我们的目标是引入“优劳多得” 的理念,让薪酬与工作表现和贡献更为相称,为值得嘉许的同事提供更多的动力和激励;检讨财务管理系统的目的是发掘更有效率的财务资源运用方法,包括在不影响服务质素的情况下尽可能节省成本;至于更好的临床管理,旨在不影响病人安全的前提下,透过重整流程和使用现代科技来提升临床成效。
由于这些改变会带来深远影响,改革委员会决议需要相关持份者,尤其是管理层和前线同事广泛参与。医管局会在切实可行的情况下尽快进行。
与内地紧密合作 提升医疗成效
在香港特区政府的领导下,医管局亦推展了在行政长官施政报告中提出的多项与医疗相关的项目,当中东区尤德夫人那打素医院及威尔斯亲王医院率先成为首批成功通过《国际医院评审认证标准(中国)(2021 版)》认证的公立医院。这将确保公营医疗服务水平与国际接轨,促进国家医院认证标准走向世界。
另外,位于玛丽医院的全港首间胸痛中心已按照国家认证标准顺利落成。这是行政长官在 2023 年施政报告中提出的其中一项措施,旨在进一步优化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治疗方案。
2025 医院管理局研讨大会成历届之最今年的研讨大会很特别,有超过8000名医疗专业人员及学者参与,除了会期扩展至三天,项目内容更多元化,涵盖了医疗发展、智慧医院、器官移植等多个主题。而来自海外的代表团,以及来自内地和澳门的代表团多达 28 个,为历来最多。医管局衷心感谢国家衞生健康委员会对医管局的协助和坚实支持。(完)
上一篇:香港报章5月26日社评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