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煜明李焯芬坐镇圣若瑟港科院论坛分享科研成就志趣
创始人
2025-05-19 17:02:34
0

香港新闻网5月19日电   香港科学院院长兼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卢煜明教授和香港大学荣休副校长李焯芬教授,日前在他们的母校圣若瑟书院与超过五百多名来自该校及其他中小学的师生,分享科研经历。卢煜明形容目前是香港科创的黄金时代,李焯芬表示现时香港科创发展资源较很多外国地方优胜,希望香港学生好好把握机遇。

圣若瑟书院今年创校150周年,举办连串活动,并联同今年庆祝创立10周年的香港科学院,在上周六 (17日)举办科学论坛。“无创产前检测之父”卢煜明教授为该校1983年中七毕业生,他忆述在中学时已对生物科有兴趣,当年他的生物科恩师也在论坛现场。今次他以“为医学诊断创造新科学范式”为题,与校友分享他的科研以至创业之路中的起跌。

卢忆述自己从煮公仔面、看电影《哈利波特》,启发研究的方向,最终突破技术瓶颈,又提到与史丹福教授就专利权打官司的往事。卢坦言,在科学界中要成为第一次才有价值,第二次已变成First Loser。卢寄语有志成为科学家的学生,要细心留意生活中的细节,往往可以从看似不相关的事中获得灵感。他并借着其申请专利的经验,建议有志把技术产业化的人士开设公司申请专利,为自己争取发球权,产生更高的经济价值。

国际著名岩土力学及水利专家李焯芬教授在1965年于圣若瑟书院预科毕业,职业生涯中曾参与国内外多个核电站、大坝及基础设施的建设,当中包括长江三峡水电工程项目等。他在论坛上分享了“三峡大坝的过去、现在及未来”。李忆述当年在中学,每个课室都有图书柜,老师要求同学们每两周提交读书报告,使他培养出阅读习惯,受益一生。

如果时光倒流,返回中学时代,又会有甚么说话想对自己说?李焯芬笑言,他会告诉自己珍惜学习机会,无论未来选择甚么职业或路向,只要用心做好想做的事,就会从中找到趣味,把事情做好。他寄语学生要“活好当下”,在每个时段专心做好一件事,不要分心。

有参与者则问到,人工智能如何帮助科研及建筑工程的工作,人类又会否被取代。卢煜明说,人工智能会是人类科技史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发明,未来会扮演着重要角色,例如看显微镜、X光片、手术机械人等,都可以用到人工智能,在场的年轻人都应在人工智能方面好好装备。李焯芬亦指人工智能可以整合大数据后进行分析,例如预测山泥倾泻的风险、优化电力调动等,辅助了很多专业工作。

圣若瑟书院校长郭廸民表示,这科学论坛不仅是庆祝过去的日子,亦是肯定学校对未来的承诺;圣若瑟书院培养了不少年轻的科学人才,亦为学生提供创造力、思考分析及创新热情的氛围。他希望此活动可以提供学习和启发新思维的宝贵平台,鼓励下一代追求对未来有意义的发现。(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促进和保护发展权”主题边会在... 香港新闻网6月20日电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59届会议期间,“促进和保护发展权”主题边会18日在日内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