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闻网5月15日电 (记者 王少喆)继巴基斯坦日前用中国歼10C战机打下印度多架战机后,12日有港媒报道称,巴基斯坦再度接收了新一批中国制造的彩虹-4B无人机,使巴方在这一领域的实力超过印度。此次歼10C在印巴冲突中大放异彩,是否因为一些分析所称,是因为印度“万国牌”武器的协同性较差,还是其他分析所称,中国军机已全面超越欧洲同等军机?这会对中国军机出口产生哪些影响?香港中通社、香港新闻网就此书面采访了海空军研究学者、特约撰稿人刘亢。采访全文如下:
1、此次印巴冲突,巴基斯坦能用中国较早型号的歼10c打落印度的更新型战机,原因主要是什么?是因为印度“万国牌”装备互相不配合的问题么?
答: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歼10C战斗机击落的并不是印度更新型的战机:根据互联网上广泛流传的消息,5月7日的空战中,歼10C战斗机击落了至少5架印度战机,包括3架“阵风”、1架苏30MKI和1架米格29(一说“幻影”2000)。不论米格29、“幻影”2000还是苏30MKI,相较于2022年3月交付巴基斯坦的歼10C战斗机,都是更早型号的战机,较歼10C存在著至少半代的代差;“阵风”战斗机交付印度的时间和歼10C交付巴基斯坦的时间大致相同,可以算是同一时期的战斗机,“阵风”看著更新型只不过是因为中国已经有了更先进的战机,而“阵风”却是印度乃至欧洲的最新型战机。
还要补充的一点背景知识是,交付巴基斯坦的属于“外贸型”歼10C(因此会在不少地方看到“歼10CE”的代号,E代表“出口型”),“外贸型”歼10C根据巴基斯坦的实际情况进行了针对性的改进改装。
歼10C之所以能击落多架印度战机,在我看来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印度“万国牌”装备互相不配合的问题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
我常常会在与朋友交流体育赛事时提到“天赋”、“努力”、“战术战法”、“斗志”等词汇,这些词汇拿来解释本次空战可谓恰到好处,至于如何排序,全看读者。
先说说“天赋”:苏30MKI是俄罗斯根据印度的作战需求开发的多用途重型战斗机,安装了矢量发动机和无源相控阵雷达,较为先进;米格29则是用于配合重型战斗机作战的中型战斗机;“幻影”2000是法国上一代主力中型战斗机,性能同样比较先进;“阵风”是法国新一代多用途中型战斗机,具备一定的隐身能力,拥有较强的作战性能,印度采购的“阵风”安装了更为先进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具备搭载欧洲最先进的“流星”远程空空导弹的能力,但导弹还没到货;歼10C采用了能降低雷达反射的DSI进气道,搭载了先进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和机载航空电子设备,强化了多用途作战能力,能搭载中国产各类型空空、空地导弹,包括此次空战中大放异彩的霹雳15E空空导弹。
仅就“阵风”和歼10C来说,作为交战双方彼此最先进的战机,二者参数上互有胜负,“天赋”点各有侧重,仅从纸面参数上看,“阵风”胜出的地方更多一点,但歼10C的远程空战“天赋”较“阵风”更强。上述充满“天赋”的战机由两国最有“天赋”的精英们驾驶,并由两国最有“天赋”的指挥官们指挥。
巴基斯坦的歼-10C战机。图自巴基斯坦军方新闻局
再来看看“努力”:人是决定战争走向的决定因素,巴空军的精英们很努力——即便放在全球空军中,巴空军飞行员也可以算是年度飞行小时数靠前的,巴空军的精英们每年还会参与大量的演习演训,包括跨国、多国的联合演习演训,其中,中国-巴基斯坦“雄鹰”系列联训、巴基斯坦-中东多国“印度河之盾”联训更是全球知名的空军联训“品牌”,巴空军通过多种多样的演习演训积累了大量空中作战经验,形成了一套适应巴空军的战术战法。印度空军的精英们也很努力,但通过本次空战我们也能看到,他们的经验和技战术水平还是逊色于巴基斯坦同事。
巴空军还有两个相较于印度空军十分独特的优势:一是巴空军同时装备中美两国先进战机,有向中美两国“取经”的途径,中美两国海空军战机长期互相“切磋”,教学相长,较其他各国空军拥有更为丰富的空中对抗经验;二是巴空军还能通过与伙伴国家的交流,接触到印度空军同型战机或更为先进的类似战机,可以做到知己知彼,而印度空军则缺少这样的机会。
继续看“战术战法”:巴基斯坦军方在交战后举行了一场发布会,介绍了巴基斯坦军方的战术战法。根据发布会公开的相关资料,此次印巴空战中,巴军方根据其掌握的情报,依托先进的预警机、歼10C战机与先进的地空导弹系统打了一套组合拳,印度空军战机一升空,就处于巴军方战场监视体系的监控之下,在印度战机发射对地打击武器后的一瞬间,巴空军便改变了交战规则,开始了大规模制空作战,他们没有急于拦截印度的对地打击弹药,而是迅速发射霹雳15E远程空空导弹打击印度的战机,毕竟,战机的补充远比弹药的补充更困难,飞行员的损失更是难以得到快速补充。
在发布会上,巴空军颇具“羞辱性”地公开了印度空军飞行员的语音对话。在强烈的电磁压制之下,印度只能通过非加密的语音通话来进行战场协调,而巴基斯坦则可通过先进的数据链实现加密通信,印度很难截获,仅凭这一点,我们就能看出印度的无奈——“万国造”的装备机载航电互不兼容,无法通过统一的数据链有机地接入指挥控制体系,只能通过不安全的非加密语音进行通信,语音通话非常容易被巴军方截获并以此破解印度的战术意图,战场对巴基斯坦“单向透明”。
我还注意到一个细节,印度飞行员直到僚机被击落才发现己方正在被攻击,这也侧面反映出体系作战的优势——巴空军先进的预警机可在尽量不引起印度战机警觉的情况下实时了解其动态,根据空情指挥歼10C从容地发射霹雳15E空空导弹,发射后的导弹根据加密数据链传来的信息不断修正飞行路线,直至导弹的主动雷达导引头开机工作、发动致命一击,弹载雷达开机时,留给印度战机的反应、反制时间已经非常短暂了,印度战机只能眼睁睁看著自己被击中。
最后再看“斗志”:还是根据巴基斯坦方面公开的资料,我们可以推测,注意这里是推测,印度空军在此次战斗中犯了轻敌冒进的大忌,这在巴基斯坦全面的制电磁权下,十分致命;巴基斯坦方面则准备充分,利用制电磁优势,坚定、严格但灵活地执行了其先进的战术战法,一举取得了压倒性胜利。
巴基斯坦能在此次空战中取得胜利肯定还有其他方方面面的原因,但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上述几点。
2、这次的情况,能否说明中国的新型军机,超过了欧洲同等级的标准?
答:是的。
这个问题我在肚子里打了半天腹稿,一度试图去比较歼10C与欧洲(除俄罗斯外)国家生产装备的最新一代同等级战机——法国产“阵风”、欧洲联合生产的“台风”,甚至还想把性能弱于歼10C的“枭龙”拿出来和同等级的瑞典产“鹰狮”去比,直到一拍脑袋想起歼10C已经是中国军机中的较早型号,还是相对较弱的那个较早型号。
如巴军方所言,“阵风”如果运用得当,还是能发挥出强大的作战性能的,我们不能因为印度一家的表现就去否定其先进性。我并不怀疑“阵风”、“台风”,甚至是“鹰狮”可以在出色的运用下与歼10C打得有来有回,但是:
同为较早型号,性能大幅超越歼10C,如歼15、歼16一样的重型战机,欧洲没有。
也算较早型号,性能远远超越歼10C,如歼20、歼35一样的五代机,欧洲也没有。
中国最新战机,性能远远超越五代机,如歼xx、歼xx一样的六代机,欧洲还是没有。
3、在印巴冲突的关口,巴基斯坦进口中国彩虹无人机,是因为看到了歼10C的威力么?
答:中国产“彩虹”系列无人机是一种优秀的“(侦)察打(击)一体”无人机,既能执行侦察任务,也能执行打击任务。巴基斯坦是“彩虹”无人机的老用户了,他们从“彩虹”3无人机开始就大量采购装备“彩虹”无人机,其中还包括了更先进的“彩虹”4无人机。
目前我这里还没有看到巴基斯坦在最近几天获得“彩虹”无人机的明确信息,但是我相信,巴基斯坦一定还会继续采购装备“彩虹”无人机乃至更高端的中国产无人机,即使他们因为种种原因也在采购土耳其制无人机。
巴基斯坦一直十分信任中国产的“彩虹”无人机,甚至仿制并装备了“彩虹”3无人机。根据外媒报道,在巴基斯坦规模化引进土耳其的无人机后,部分“彩虹”4无人机从繁重的察打任务中解放出来,巴军方则充分利用“彩虹”4无人机优异的续航能力、先进的高速远程通信能力和模块化改装能力,将“彩虹”4改装用于更有挑战性的对海监视任务中。
巴基斯坦对歼10C的“情愫”产生于中巴联合训练之中,在一次次对抗中,巴空军已经对歼10C树立了信心,决意开展“追求”,而采购更早的“彩虹”无人机的优异性能则坚定了他们对歼10C的信心。
多说一点,一些读者看到巴基斯坦在采购“彩虹”无人机后还大规模装备了土耳其无人机后,可能会觉得中国产无人机在巴基斯坦“失宠”了,但事实并非如此,土耳其只不过是拿到了一些在中国产无人机走向更高端的过程中让出的中低端市场,读者当然也可以说土耳其也有高端无人机,但,别的不提,中国有可供无人机依托的高速通信卫星,土耳其有吗?
4、此次事件,会对中国军机等装备出口,产生什么影响?
答:我们可以明确,此次事件绝对会给中国军机及其他军事装备的出口带来积极影响:第一,中国的军事装备通过了实战的考验,取得了优异的战果,获得了很好的广告效应,各军事装备采购国会慢慢对“中国制造”放下心来;第二,这次空战让大家都知道了体系作战的巨大能量,目前世界上能完整供应类似体系内装备的只有中美两国,再无分店,而美国的军售流程复杂,附加条件多,中国就成了那个让人更好接受的选项;第三,这次空战某种意义上也证明了中国可以打通不同源流军事装备体系间的壁垒,将不同源流的军事装备进行有机融合,这为军事装备采购国接纳中国产军事装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但我们也要知道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全面热销并不会一蹴而就:首先,体系作战真的很好,但是很贵,也很难练成,绝大多数军事装备采购者都会望而却步;其次,军事装备采购体系很难轻易发生变化,因为使用不同源流军事装备的各国已经形成了各自的经验与后勤保障体系,虽然中国能打通体系间的壁垒,但采购中国军事装备无论如何也会在相应国家形成一套新的体系,这无疑是有巨大成本的;再次,中国现阶段可出口的军事装备也存在或多或少的不足之处,比如上文中提到的多用途能力,中国还要继续加以完善;最后,当今世界已经形成了很多特定的阵营,军事装备采购往往在阵营内进行,中国的军事装备出口也受国际政治的影响。
此次空中大战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战果,充分证明了中国国力的提升,随著中国国力的进一步提升,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家认可中国、认可中国的军事装备,相信在不远的未来,中国的军事装备出口会迎来突破性进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