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手加征重税:为什么是印度?为什么是氯氰菊酯?
创始人
2025-05-09 10:02:27
0

香港新闻网5月8日电 在全球贸易格局风云变幻的当下,5月7日,中国商务部一纸公告宣布对原产于印度的进口氯氰菊酯实施反倾销措施,征收48.4%-166.2%的反倾销税,这一举措瞬间引发广泛关注。“为什么是印度?”“为什么是氯氰菊酯?”这一举措并非偶然,在这场贸易博弈中,不仅是法律与经济的较量,更深刻反映出全球化退潮下农业安全与产业竞争的复杂态势。

资料图为中国商务部。图源:新华社

为什么是印度:贸易博弈与战略考量

近年来,中印贸易中印度部分商品对华倾销问题日益凸显,氯氰菊酯便是典型代表。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3年,印度出口中国的氯氰菊酯数量大幅增长75.79%,市场份额从49.25%飙升至71.47%。与此同时,其价格却大幅下降42.07%,从2019年的89675元/吨降至2023年的51950元/吨。这种低价倾销行为,严重冲击了中国氯氰菊酯产业,导致中国企业同类产品市场份额持续下滑,不得不以低于正常价格的标准定价,企业经营面临巨大压力。

在商务部的反倾销调查过程中,印度企业的态度令人玩味。印度公司不仅在回答调查问卷时乱标答卷页码、答卷文件电子版和纸质版不一致、答卷文件内容与文件名不一致、漏答、不提供证明文件,干扰调查工作,而且在商务部两次同意延期提交原始答卷,并在发现答卷存在瑕疵后发放补充问卷给予解释说明机会的情况下,依然不配合。

然而,即便如此,中国的调查程序依然严格遵循WTO《反倾销协定》,在12个月内完成初裁与终裁,听证会记录显示共采纳27家企业的举证材料,程序透明度获国际观察员认可。这既是对西方指责中国“贸易保护主义”的有力回击,也彰显了中国在规则博弈中的能力。

当前全球正处于与美国进行关税谈判的关键时刻,各国都在积累筹码以争取更有利的谈判条件。而印度却在此期间小动作不断,4月21日,印度宣布对部分进口钢铁征收12%临时关税,中国是主要征收对象,涉及约10.6亿美元,且当天美国副总统万斯访问印度。不少分析指出,印度此举很可能是为了迎合美国打击中国制造业。

此外,近期其他对美贸易存在高顺差的亚洲国家都强调避免影响其他国际协议或扰乱其他市场,但印度尚未作出这样的公开表态。在访问期间,万斯还提及美印安全合作以及今年的“四方安全对话”,美印双方探讨的议题不仅限于关税,美国在其他领域要求印度明确站队的意图更加明显。

这种种迹象,不得不令人怀疑印度是否要以损害中国利益的方式递交“投名状”。在此背景下,中国对印度采取反制措施,也是向外界释放明确信号,对于某些国家的不公平贸易行为,中国政府必将采取相应措施,维护国内产业利益,不允许其他国家以损害中国利益的方式当筹码做交易。

为什么是氯氰菊酯:产业安全与市场影响

氯氰菊酯作为高效杀虫剂的核心原料,在农业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广泛应用于棉花、果树、蔬菜、烟草、玉米、花卉等农作物的害虫防治。其供应链安全直接关系到中国14亿人的“餐桌保卫战”。中国虽是全球最大农药生产国,但产业链上游仍依赖进口,氯氰菊酯的国产化率虽达70%,但高端原料仍需进口。

印度企业自2022年起以低于本国市场价30% - 50%的价格向中国倾销氯氰菊酯,导致国内相关企业产能利用率骤降至60%以下,部分工厂被迫裁员甚至停产。这种低价倾销不仅冲击了企业利润,更威胁到中国农药供应链的自主可控。一旦失去氯氰菊酯定价权,中国农民可能被迫为高价农药买单,农业生产的成本将大幅增加。

印度是全球最大的氯氰菊酯生产国和出口国,其出口量是全球第二大出口国的8倍多,具有明显的市场优势。印度企业凭借低价倾销策略,对华出口量在2023年激增42%,市场份额从15%攀升至35%,倾销幅度最高达166.2%。这种“以价换量”的策略,被业内视为印度抢占全球农药市场的关键一步,该国计划到2030年成为世界最大农化品出口国。而中国国内企业在印度低价倾销的冲击下,生存空间被严重挤压,产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中国对印度氯氰菊酯加征反倾销税,将带来多方面的影响。

首先,印度出口商将面临重创。以年对华出口额2.3亿美元的印度联合磷化物(UPL)为例,166.2%的税率意味著其成本激增3.8亿美元,可能被迫退出中国市场。

其次,国内企业迎来喘息窗口。扬农化工计划投资10亿元扩产,目标3年内将国产氯氰菊酯成本降低20%。

此外,巴西、阿根廷等农业大国可能转向中国采购,全球农药贸易流向将得到重塑。

这场反倾销战役的终极意义,不仅在于关税数字本身,更在于推动中国农药产业的技术创新。当中国企业在听证会上展示出氯氰菊酯合成工艺的17项专利时,印度代表团的沉默已说明一切——真正的产业安全,永远建立在技术创新而非贸易壁垒之上。(综合央视新闻、鲁南在线)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