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4月4日电(香港中通社记者 施鑫岳)“台湾是全球大部分先进半导体的生产地,台湾将面临32%的关税。”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等关税”政策,在对60个贸易伙伴课征更高关税的行列里,美国将对台湾加征32%的关税,这个数字比邻近的新加坡、日本及韩国都要高。标榜台美关系好又忙于搞大罢免的民进党当局,似乎仍未想好应对之策。
台湾台北。香港中通社资料图
在此之前,台行政机构负责人卓荣泰3日凌晨发文称,将把准备好的策略告诉民众,还要大家“安心入睡”。当台湾被加征32%关税的结果出炉后,此一贴文随即被大量网友涌入留言,讽刺“有政府会睡觉”。有人直言“台积电给了,武器也买了,结果还被美国课32%高关税,怎么守护台湾?”
直到晚上约8时,赖清德才在社交平台发表声明,称美国“对等关税”政策未能合理反映台美贸易结构的高度互补性。对于这项关税措施不合理之处,会要求有关部门,持续与美方“强力交涉”。
语气看似强硬,但就如何与美方交涉,将关税带给台湾经济的冲击降至最低,维持台湾产业的竞争力,赖清德只字未提。
32%的关税对台湾经济影响有多大?相关分析迅速见诸于多家台媒报道中。有说根据模型推估,台湾对美出口将减少约63%,换算下来约等于GDP收缩3.8%;有说对台湾GDP直接影响介于15%至20%之间;也有未给出具体数字的,但承认未来2至3年内台湾GDP将面临显著下修压力。
但不管实际影响如何,至少有一点可以确定:一旦“对等关税”落地,以出口为导向、经济发展高度仰赖对外贸易的台湾,必将受到巨大冲击,未来恐面临衰退风险。
本次关税措施中,钢铝制品、汽车和汽车零部件、药品、半导体和木材制品等,不受“对等关税”约束。台湾最关心的半导体似乎暂时逃过一劫,但绝非高枕无忧。
在记者会上,特朗普特别点名台湾,并再度指责台湾“夺走了美国所有的电脑和半导体芯片”,强调美国的关税威胁,将促使台积电额外增加对美国投资1000亿美元。上个月,台积电才宣布,在现有对美国的650亿美元投资外,再投资至少1000亿美元,用于建造3座晶圆厂、2座先进封装厂以及研发中心等设施。但从特朗普的表态来看,很显然台积电做得还不够。
果不其然,事隔仅一天,特朗普就表示,很快会对半导体征收关税。看来美国下一个“关税大棒”,即将挥向台湾的产业根基。
“台湾手上没有任何可以跟美国谈判的筹码。”台湾政治大学经济系教授林祖嘉向香港中通社记者悲观表示,民进党当局早早将台积电拱手相让,现在已无牌可打。短期内台湾或可通过增加对美天然气和石油采购平衡贸易逆差,但并非长久之计,也无助解决台美贸易之间结构性问题。
近年来,民进党当局紧抱美国大腿,开放美猪美牛,大肆采购军武,将优势产业打包奉上,更配合美国政策卖力“抗中”,却仍被高关税重击。除了高喊“不合理”“不公平”,还能端出什么像样的对策?送出台积电后,自以为棋手的棋子赖清德还会下什么险招?是不是只剩下交更多“保护费”来换取美国手下留情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