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闻网4月3日电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去年发表的施政报告中提出,香港要发展岛屿及海岸旅游,有关的构思计划于昨日出炉。特区政府发展局首次推出三个旅游及康乐“片区”项目,涉及前南丫岛石矿场、南大屿生态康乐走廊、白泥及尖鼻咀项目,暂定的土地招标时间分别为2026年下半年、2027年和2028年年初。其中,前南丫岛石矿场将发展为别墅、度假村酒店、豪华露营区等,拟议地积比约0.17至2.3倍,总楼面约45.2万平方呎,还会加入低密度住宅,以及两个可供发展的水体。3个项目均位于岛屿或近岸地点,周边属乡郊地带,拥有丰富的天然资源及水体。发展局将就有关项目邀请市场提供意向书,为期3个月,本月14日将举行3场简介会。
香港中通社资料图片
南丫岛:建度假村游艇码头
香港文汇报报道,今次是特区政府近年首次推动打造新的旅游及康乐“片区”,著力善用企业参与和市场力量落实安排。其中,前南丫岛石矿场用地项目包括约25公顷(包括5公顷人工湖)的石矿场用地、10.8公顷的游艇停泊处及5.7公顷的水上运动与康乐活动的水体,估计明年下半年招标。
该用地将发展为别墅、度假村酒店、豪华露营区等,并会加入低密度住宅,拟议地积比率约0.8至2.4倍,建筑物高度介乎约3层至8层,总楼面约146.4万平方呎,还有两个水体可供发展,包括作游乐用途及游艇停泊处用途,可容纳约150至200个游艇停泊处。发展商须负责相关基建工程费用,政府期望由单一发展商或财团参与发展。
南大屿:发展康乐冒险乐园
在南大屿生态康乐走廊方面,分别位于长沙、贝澳、水口及石壁,可发展土地面积为9.3公顷,可发展总楼面面积约12,500平方米。发展局发言人建议该计划可发展成休闲、康乐、冒险度假区及自然教育基地,还可加入村民筹备生态导赏团等,预计招标时间为2027年,项目可容许多过一个发展商参与。
虽然该项目处于封闭道路地段,但发言人相信即使项目发展后,不会造成交通挤塞,政府将于长沙兴建新码头,配合项目发展。
尖鼻咀:办休闲农耕钓鱼场
在白泥及尖鼻咀项目中,尖鼻咀可供发展土地面积约为87公顷,白泥则有约33公顷。发言人介绍,计划在该地发展生态旅游及康乐设施、度假村或养生中心,甚至休闲农耕、钓鱼场等,暂定招标时间为2028年初,项目亦可容许多过一个发展商参与。
由于项目邻近建议中位于流浮山的数码科技中心,发言人相信,数码科技中心可与白泥及尖鼻咀的旅游项目达至互补作用。
被问及会否担心推出太多生态旅游用地,市场会否“食唔晒”?发言人强调,虽然邀请市场提交意向书是同一时间,但并非一次过进行招标,推地时间将会分开。
发言人表示,现时本港的大型旅游项目不多,令本地人需北上满足有关需求,希望发展这三个项目,令本地人或游客都有多一个选择。政府有信心能透过此类旅游产业留住市民,令他们愿意留港过夜,同时吸引更多海外旅客来港。
“片区”模式发展3旅游项目
片区开发:加大投地弹性 提升发展效率
为加速规划发展并减轻政府财政支出,香港特区政府以新思维推出“片区开发”模式,北部都会区三个试点项目日前才结束邀请意向书阶段。香港特区政府发展局发言人昨日表示,北都区三个“片区开发”项目均是先完成所有规划,再邀请市场提交意向书,然后制订招标条款,但市场普遍均认为有关做法会缩窄他们的发展空间,且规划弹性较小。因此,今次前南丫岛石矿场用地、南大屿生态康乐走廊,以及尖鼻咀及白泥的生态旅游发展项目,会改为先收集市场意见才展开城规程序,以提供更大弹性同时加快发展效率。
发言人说:“今次是在特区政府展开法定规划程序前,已邀请各界提交意向书,目的是希望敲定最终发展要求前,先听取市场意见,以便制订更合适的发展参数及落实细节,并纳入法定图则和土地招标文件,有助确保最终予以落实的发展计划更贴近市场兴趣及考量。”
招标条款列明 不怕发展商“走数”
被问到今次采用“片区开发”模式,会否担心发展商将来“走数”或只发展住宅项目,令其他旅游设施“走样”时,发言人指发展商要赚钱无可厚非,但强调酒店及度假村等旅游设施亦要适时落成,“因此会在将来的招标条款中指明建筑期限,开发时间不可迟于住宅项目,一切需要按时间表进行。”
环评方面,发言人以前南丫岛石矿场发展项目为例指出,项目已进行基本技术研究,证明可行,唯独游艇会的部分仍要做环评,届时会交由中标的财团负责,政府则提供协助。经初步评估,该项目约需数十亿元以上成本,预计需时6至7年完成。
发言人表示,明白生态旅游项目未必是本地发展商的擅长项目,因此会广邀不同背景,例如有发展酒店及服务行业的集团给予意见。
三区区议员冀做好交通配套利吸客
对于特区政府邀请发展商提交意向书,以“片区开发”模式发展大屿山、南丫岛及流浮山三地旅游项目,获多名当区区议员支持,但他们均认为现时交通等配套不足,要做好有关配套才能吸引巿民及旅客到当地旅游,有区议员更提议除发展商外,应同时引入当地居民的参与,如设立墟巿等,以发展地区经济。
其中的南大屿生态康乐走廊项目,在贝澳、长沙至石壁一带发展各种康乐及生态旅游设施,工联会离岛区议员刘展鹏表示,特区政府在区议会上透露有关项目预期假日时带来额外6,000至8,000人流,但目前南大屿只有单一的道路,难以负荷,据了解项目包括在该处建设码头,以吸引游人循水路到达,期望再做好有关交通配套,以免影响项目的成效。
鼓励当地居民参与
政府将项目交由发展商开发,可引入巿场力量,刘展鹏表示乃属好事,但认为亦要发展地区经济,引入当地居民参与,“大澳、梅窝、贝澳本身都是旅客喜欢去感受本土文化和地区小型经济,所以除财团发展主题项目如大型飞索、水上活动等之外,亦可以有当地的巿集或墟巿,有混合式的发展。”
另一项目则是发展前南丫岛石矿场用地,民建联离岛区议员刘舜婷表示,其实特区政府早在十多年前已提出有关构思,至去年施政报告才重启计划。
她亦指出需要做好交通等各类配套,石矿场要兴建码头和提供渡轮服务,此外要有医疗救护、消防等配套。她相信前石矿场的发展有一定吸引力,可以有很多发展方案,“如果没有吸引性,政府也不会重启计划,相信有意开发的发展商会做好设计,以吸引游人,带动多些人到南丫岛。”
至于流浮山尖鼻咀和白泥的项目,地点偏远,元朗区议会主席梁志祥表示,现时最大问题亦是交通,“当地出入只靠乡村道路,交通未得,车多便会挤塞,经常在上午从天水围前往流浮山出现长长的车龙,所以首要是打通交通,流浮山需要有较宽阔的道路。”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