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4月1日电(香港中通社记者 王丰铃)法国极右翼政党国民联盟领导人勒庞3月31日被判有罪,并被勒令5年内不得参选公职,意味著她将无缘2027年总统选举,引发美欧政坛巨震。受访学者认为,该判决对西方价值观冲击极大,美欧发现常规民主手段已无法阻止右翼上台,于是抛弃游戏规则,以政治介入司法,西方民主制度原形毕露。
法国极右翼政党国民联盟领导人勒庞 图源:新华社
巴黎刑事法院宣布,法国检方对勒庞及国民联盟24名官员挪用欧盟公共资金的指控成立,勒庞被判处4年监禁,其中2年刑期佩戴电子手环执行,5年内不得参选公职。
勒庞否认指控,称判决是“政治决定”,表示将提出上诉。不过,检方要求,勒庞上诉期间,参选禁令也持续有效。意味著,即使勒庞立即上诉,除非短期内拿下胜诉,否则依然无法参加大选。
旅法政治学者、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研究员宋鲁郑4月1日对香港中通社表示,勒庞确实有挪用钱款的问题,但存在两点疑问。其一是判刑时间微妙,勒庞民调遥遥领先,判决后直接失去参选资格,判决结果赶在今年底进入选举季前出台。其二是法国并非像其标榜的法治国家,社会政治对法律影响很大。
宋鲁郑指出,法国政坛传统左派、传统右派、中间派都不愿勒庞当选。此次判决,目的是阻止勒庞当选总统,避免极右翼获胜,本质是一次政治对司法的介入。判决结果对西方价值观冲击极大,对欧洲极右翼势力来说亦是重大损失。
“美欧一贯宣扬不能对反对派领导人判刑、剥夺其竞选权利。但他们发现,极右翼在多国获胜,常规民主手段已无法阻止,于是抛弃游戏规则,不择手段阻止勒庞胜选。无论包装得多好,本质上是西方民主制度的原形毕露。”宋鲁郑直言。
勒庞判决结果出台当天,美国总统特朗普即回应称,这是“一件大事”,很多人以为勒庞不会被判有罪。据美媒报道,特朗普的亲密盟友马斯克亦发声,称这会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就像针对特朗普的法律攻击一样。此外,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大呼不公,俄罗斯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也批评判决“突破民主框架”。
宋鲁郑分析,美俄等国领导人在西方眼中均为民粹主义者,一直支持极右,与勒庞关系甚笃。美国长期干涉欧洲内部政治,接下来会对法国施压。但法国国内而言,极右翼要避免被贴暴力极端标签,支持者人数相对较少,料不会引发社会动乱,更多选择利用各种力量对司法产生影响。
宋鲁郑认为,法国总理贝鲁是建制派中唯一反对判决结果的人。若按正常司法程序,勒庞必然来不及参选,若法国建制派和司法系统无法承受盟友和国内压力,西方价值观受损成本过大,勒庞一案或加快审议。不过,勒庞获罪后,国民联盟党或借此博同情,获取大量支持率,换人参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