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国将6位中央及香港特区官员列入所谓“制裁”名单,妄图恫吓维护国家安全的相关官员。香港特区政府1日就美国发表所谓“报告”中对香港特区各方面情况的失实言论和污蔑抹黑表示强烈谴责和反对。香港政商界人士表示强烈谴责,有市民团体当天到美国驻港澳总领事馆前抗议。
2.今年是东江水供港60周年,国际水务领袖高峰论坛4月1日在香港开幕。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致辞时指出,香港致力推动数字化水务工作,希望建设成国际基建中心,服务本地及国家。
香港中通社图片
3.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和国家水利部部长李国英1日在礼宾府会面,共同见证水利部与香港特区政府签署《涉水事务管理与合作的安排》。
4.香港特区政府入境事务处预计,清明前后,即4月3日至4月6日期间,约有458万人次经各海、陆、空管制站进出香港。为提升通关效率,现时入境处已在各管制站装设约700条e-道,合资格并持有电子旅行证件的访港旅客可经“离境易”e-道办理自助离境手续。
5.香港特区政府律政司司长林定国1日表示,美国有关的所谓“制裁”对他毫无影响,不影响他的工作和生活。他指出美国政府实施的单边“制裁”,完全违反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原则,是赤裸裸的霸权欺凌行为,目的只是企图阻吓参与维护国家安全工作的人员。
6.中国政府工作报告涉港澳内容提出“深化国际交往合作”,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4月1日出席活动时表示,“深化国际交往合作”包含的不仅是经贸活动,也有公益慈善的交往合作。国际环境正发生深刻变化,过去西方国家一直在外做慈善捐赠活动,但现在留出比较大的空白,中国企业做这方面的工作是恰逢其时。
7.香港2025年首季IPO成绩亮眼,蜜雪冰城成“冻资王”被市场关注。国际会计师事务所毕马威1日发出报告表示,2025年首季香港共完成15宗IPO,集资额达177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近三倍,创下自2021年以来第一季度的新高。
8.香港首艘电动渡轮日前正式展开载客试航,用于横渡维多利亚港、穿梭连接香港岛及九龙半岛的航线。该船目前正进行第二阶段实测,将逐步增加载客班次,7日将再试行4个航班。
9.香港特区政府税务局1日发出约23万份2024至25课税年度利得税报税表、12万份物业税报税表及33万份雇主报税表,并将于5月2日发出约266万份个别人士报税表。
10.缅甸7.9级强震发生第四日,正在缅甸的香港特区救援队通宵展开救援工作,利用无人机及爆破工具等协助。(香港新闻网4月2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