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3月13日,普京最新表态“支持与乌克兰停火30日的提议,但有很多问题需要商讨和解决。在俄方掌控库尔斯克州局势的情况下,美国提出的30日临时停火建议对乌方有利。乌克兰可能利用这段时间进行强制动员和组织武器供应,如何控制类似问题需要解决”。
自从本月上旬美俄高级别官员在沙特举行第二次会谈之后,美俄进一步接触始终未有公开消息发布,国际舆论猜测美俄谈判似乎陷入了僵局。好消息来自12日,美乌代表在沙特举行8小时会谈取得进展,乌克兰表示愿意接受美国提出的“立即实施为期30天的临时停火提议”。
如此一来,美俄谈判攻防易手。球原先滞留在特朗普手里,12日起,球踢给了普京。此前,特朗普为了把普京拉到谈判桌,开出了对俄罗斯极为有利的谈判先决条件,以至于在前两轮谈判中,俄罗斯始终处于有利一方。
就临时停火提议,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表示“俄方需要从美方那里获得沙特会谈的更多细节”。仅此一句话,已说明俄罗斯有点儿被动。
一,俄罗斯的确有点被动
30天临时停火提议刚经美乌谈判发布,英法德意四国、欧委会和欧理会立即发声予以无条件支持。昨日,鲁比奥还飞赴加拿大进一步协调G7对俄施压的共同立场,尽量避免G7中的G6与美国的声调不一致,以至于再次坏了美国主导乌克兰停战谈判的整体安排。
据美方披露,美方代表昨日也已抵达莫斯科,向克里姆林宫仔细通报美乌30天临时停火提议的内容。佩斯科夫则回应:接下来“不排除俄美总统进行直接通话的可能性”。
俄乌战争,眼下俄方处于攻势,乌方处于被动防守。上月28日泽连斯基“大闹白宫”之后,美国短暂停止对乌军援,关闭星链系统,一度使乌军“眼瞎耳聋”,俄军的战场优势进一步扩大。俄方如果接受30天临时停火提议,意味著俄对乌的攻势就地停止。且不考虑30天之后会如何,30天之内,不知会出现多少事先想不到的变故,会生出多少么蛾子来?
打仗讲究一鼓作气,休兵30天,从军事到政治,俄罗斯半明半暗的担忧至少涉及五个方面:
直接给乌军提供喘息机会。乌方可以较从容地重新调整军队部署,补充弹药、粮草、物资,从前线抽调战场救护资源用于后方伤兵的集中救治,完善政策与方法扩充兵源,补上后勤保障的短板弱项,修复和加固后勤军需供应链,加固整条战线的薄弱环节。临时停火也让美西方军火生产商有了喘息时间,增加军火生产与供给。万一临时停火提议得不到认真执行而再开战事,俄军所面对的乌军及乌军整个作战体系都将“焕然一新”。
临时停火期间,乌方及背后的北约,对俄军的情报、侦察、渗透、离间不会停息。而且,停火大幅降低了组织上述活动的难度系数和危险系数。此外,只要是一定时长的停火,不管交战双方是谁,都会出现不同程度之懈怠,正好为更低成本和更高效率的“情、侦、渗、离”打开放便之门----何况,信息战本来就是美西方强项,临时停火将为美西方升级完善信息战系统争取到时间。
与美西方比,以“政治攻势”争取国际舆论也是俄罗斯的弱项。停火期间,战事不再火烧眉毛,美西方对俄舆论战不必再受战事分心而火力全开,经发酵会影响俄民众对俄乌战争乃至普京本人的看法。
眼下,乌军还侵占著俄罗斯库尔斯克州的部分领土,若乌东四州整条接触线临时停火,库尔斯克州是否也一起停火?若停火,政治上对俄会非常被动,美西方舆论会不依不饶大做文章;若不停火,库尔斯克就会变成双方违反乃至破坏停火的一个“燃爆点”和“火药桶”。其无论是战还是和,民情民心之变,都会对俄乌、俄美、俄欧关系带来微妙影响,整体上对俄比对美西方更为不利。
若临时停火提议为普京勉强接受,美西方又如何接受普京开出的额外追加的停火要价?譬如,停火期间美西方切断一切对乌军援……还有,又有谁来监督停火执行及擦枪走火时的责任追究?若双方反复扯皮纠缠而停火草率实行,战场态势很可能出现不利于俄罗斯的变化。普京此前已明确强调:不接受北约或欧洲的军队打著停监督停火名义进驻乌克兰领土,但作为妥协方案,普京同意“中国等‘中立’国家的军人进入乌克兰监督停火乃至承担停战后的维和勤务”。
普京与卢卡申科共同举行新闻发布会。央视新闻视频截图
二,美国也不好受
美乌谈判很大程度上是英法德意四大国力挺泽连斯基的成果。特朗普与普京原本欲抛弃欧洲直接达成停战协定,无奈于欧洲的持续干扰和泽连斯基的“宁死不从”,才最终促成了美乌谈判,并把最早由泽连斯基提出的“有限停火方案"扩展成30天临时停火提议,并被特朗普冠名为“美国方案”。由是,欧洲费时半个多月,终于在美俄谈判的棋盘上打进了一个楔子,令美国有苦难言。
其次,特朗普并不相信普京会轻易接受临时停火提议,若要普京勉强接受临时停火提议,普京必然会开出一堆条件,逼美国作出更多有利于俄罗斯的让步。如此一来,若特朗普拒绝,临时停火提议流产;若同意,特朗普就得承受整个美西方舆论的群起而攻之,泽连斯基也会竭力反对继而惹事生非。
再次,如果中方最终同意派兵监督停火甚至参与停战后维和,美国就无法达成“欧洲防务主要由欧洲人自已负责”的更大战略图谋。此外,此举客观上为中国提升国际影响力加分,如是,美国虽心有不甘,但只能勉强接受。否则,非但僵局无法打破,此前关于停火的各种努力也会流失大半。
三,若邀请中方牵头监督临时停火,中美关系和中俄关系都将产生微妙变化,但大三角不会失衡
两会中国外交记者会上,彭博社记者曾就中方是否参加乌克兰维和提问,王毅外长没有直接作答,而是再次重申了中方积极促和的一贯立场。两会期间,中国政府欧洲事务特别代表卢沙野接受媒体采访说得比较洒脱:“中国向乌克兰派遣维和部队,还远不到那个时候。”卢沙野还特别强调维和行动该由联合国决定,不是由个别国家私相授受。
假如中方最终同意参加维和,作为联合国安理会成员中最讲理的大国,一定会强调和坚持国际维和行动必须由联合国作出决议,并以联合国名义进行。中国绝对不可能参与由个别国家私相授受的所谓维和行动。从特朗普第一个任期开始,联合国逐步进入跛脚状态,在俄乌停战问题上,联合国的过往作为可圈可点之处不多。若形势发展确有必要由联合国出面组织维和,定能得到中国及全球南方国家的积极赞同与支持,美国对维和的影响和干预程度就会减弱,中国的话语权则相应增强,中美关系出现新的微妙变化。
中国若最终参与维和,俄罗斯有态度在先,对继续加固中俄关系是加分的。笔者还愿意相信乌克兰也想早日结束战争,因此中国若参与维和,对中乌关系肯定也加分,至少在外交场合,乌克兰不会与中国各吹各的调。
不过,不管中国最终是否参与维和,也不管临时停火安排最终是俄罗斯妥协还是特朗普妥协,或互相妥协,甚至临时停火最终失败,在中美俄大三角关系中,中方始终是最洒脱的一个。也不管俄乌恢复和平的过程有多漫长,特朗普若想离间中俄关系几无可能。在整个谈判过程中,谈判本身注定是曲折复杂的,但大三角关系非但不会由此失稳,反倒会进一步得到加固,这是由大三角关系内在结构所决定的,也是由三方力量大体平衡所决定的。因为,大三角关系如果是失衡的,谈判过程就不会那么费时费力,谈判结果也一定是倾斜的……
四,结论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11日评论文章写得很露骨:“美乌联合声明比乌克兰的预期要好,清晰的停火对乌克兰人有利,这将给他们时间休整。”“在外交桌上与在战壕里一样,短期的成功不能保证胜利,但乌克兰目前避免了失败,能够幸存下来继续战斗。”俄联邦委员会副主席科萨切夫则强硬回应:“和平协定是由战场胜负来决定的。”
现状就摆在桌面上,先不说俄乌停战短期内很可能成为奢望,哪怕只实现俄乌临时停火,都无法做到“操之过急”……
(本文作者为资深财经、国际政治评论员鲁宁,本网获独家授权刊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媒体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