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2月3日,特朗普声称要对中国寄往美国的小包裹征收通关税。联邦政府名下的美国邮政这次闻令即行,宣布于5日起暂停接收来自中国和中国香港的入境包裹直到另行通知。没承想,暂停令才颁行一天,美方再发公告,自6日起恢复接收来自中国和中国香港的入境包裹。
短短一天之内朝令夕改,美国联邦政府活脱脱上演了一出小包裹闹剧。
成语“朝令夕改”中国人家喻户晓。若看成一则国际笑话,如今正在看守所内“躺平”的韩国前总统尹锡悦,可能不大服气:本总统去年底发布的那道戒严令适才存活了6个小时哩!没错,创记录的的确非韩大总统莫属。
美国是个政治闹剧产出大国,小包裹闹剧本本不值一提,可置于对华关税战这出大闹剧的视野之下,倒确有说道一番的理由。究其本质,这是对华关税战外溢出来的一出小闹剧,都聚焦于遏制哪怕迟滞中国发展的大目标。
小包裹闹剧首先印证了特朗普遏华事无巨细和不择手段。说句好听的,也印证出特朗普遏华的“全方位视野”挺开阔的。这些年,满世界都在发展电商,尤其数中国发展最快最猛成效最显著。2018年到2024年这8年间,尽管特朗普和拜登两任总统下手够狠,可中国跨境电商对美出口规模却整整扩大了10倍……所见,再不眉毛胡子一把抓,大王小鬼子一起上,美国真就来不及啦!
小包裹在各国间寄递流通不收通关费乃国际通例,可就数美国人蛮横,于1930年设置了关税法321条款,当初规定1美元价值的小包裹免税,后迫于国际压力,遂多次修订第321条以提高门槛,最终在2015年将小包裹免税门槛提高到800美元以内。这一次,特朗普未经修法,企图将免税门槛一次性予以铲除,单独针对中国和中国香港。
世上哪有免费午餐,凡征税皆有成本。美方欲单独针对中国和中国香港征收小包裹通关费,正常程式下,一要修订国内法条,再要明确由谁组织征收?具体如何操作?征税所产生的各项成本如何分摊及归谁支付?很显然,伺候(遇到)做事猴急的特朗普,“关税战团队”的成员们并没妙招。如此这般,虽说对中国和中国香港的小包裹闻著挺香,但真要征税一时半会儿却无从下嘴。
美国邮政局总部大楼。 新华社资料图片
毋庸讳言,这些年中国跨境电商开疆拓土最见成效的就是针对美国。时至去年末,全球在美经营的十大电商中,中国独占六席。中国电商所到之处风起云涌,对美国本土电商之渗透亦拍案叫绝。仅举一例:亚马逊和沃尔玛两大家,前者中国卖家占比已超50%,亚马逊退居到不足四成,后者中国卖家已突破三成。而且,中字型大小Shein、Temu、阿里、拼多多等当下的超级跨境大电商,在开拓美国市场时,早对盎撒人输不起正常竞争就会胡来的泼皮作派多有防备,纷纷在美国本土建有批量海外仓和海外配送中心,进一步降低了中国电商跨境经营的物流成本、时间成本及地缘政治风险,大幅提高了中国跨境电商产品供应链的灵活性和回应速度 。
中国电商长成参天大树一路前行20年,犹如环绕北纬30度线的农耕文明带,沾上点雨露就茁壮,遇到点阳光就灿烂。政府产业政策与时俱进呵护支持、培土施肥,就是电商的雨露阳光。去年未,中央政府颁布“数字贸易改革创新发展意实施方案”,旨在依据大数据、AI、物联网,实现跨境电商供应链全数字化升级。瞧这阵势,老美的这些下三烂动作能岂能遏制得了?!
小包裹闹剧暂时收场了,关税战适才刚刚开打,关税战之外溢战则会不断出新上演。中国新春长假期间,特朗普关税战炮弹出膛,中方即宣布对美72类输华产(商)品加征10%~15%的反制关税,但中国也为美方留出谈判妥协空间与时间。光时间就留出了一周,截止日为下个周一。期间,中美元首将直接通话或视频连线的坊间传闻不绝于耳。今天7号,习主席已前往哈尔滨参加亚东会开幕式并接待元首级外国来宾,明天有可能会视察当地市情并听取工作汇报。9号是中美元首能否在中国反制关税生效日之前实现直接通话的最后时点。但是,甭管元首直接沟通是否进行,中美元首多种形式经常性直接沟通必是常态。小到对小包裹是否征税,大到广域关税战,无非是四种可能:一是谈而缓打;二是仗照打但烈度降低;三是打累了再谈;四是边打边谈。无论选择哪一种,中方皆有充足准备而信心满满。
(本文作者为资深财经评论员鲁宁,本网获独家授权刊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媒体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