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2月7日报章社评摘要
创始人
2025-02-07 10:04:59
0

香港新闻网2月7日电 香港报章2月7日就相关时事热点发表社评。

《大公报》发表社评:百舸争流攻创科 锐意改革求突破

根据最新公布的《广东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2025行动计划》,广东在新一年将安排省重点投资项目1500个、年度投资达1万亿元人民币,全力打造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两大新支柱产业,并推动实时在线的粤港澳大湾区“应用场景发布厅”等等。

香港中通社资料图片

对香港来说,未来需要聚焦两大方面。一是为创科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这包括进一步推动制度和机制创新,更大力引入人才,尤其是领军型人才;更大力引进重点企业,加快形成香港的创科生态链,加快培育香港的新质生产力。其二,香港要善用大湾区的资源,加快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加快两地人才、资金、技术、物资等创新要素的跨境流动创造更好的条件。为避免资源投放的重叠,大湾区各方有必要加强协调、沟通,集中资源发展各自强项,形成良性竞争,相互赋能,相互成就。

《文汇报》发表社评:强化制度保障 用好外劳促进发展

发展局昨日公布新一轮“建造业输入劳工计划”审批情况,同时新增四个要求,以回应包括香港文汇报等媒体揭露外劳遭剥削的情况。此举不仅体现政府从善如流、迅速堵塞漏洞的决心,更为外劳政策注入制度化的保障,避免其偏离补充本地劳动力、提升行业竞争力的初衷。业界应充分配合新措施,充分发挥外劳政策的正面作用,促进本港社会经济健康发展。

外劳政策的终极目标是补充而非替代本地劳动力。当前建造业配额上限为12,000人,第六轮批出935个配额,政府表示在审批上严格把关。

此外,公众应正视外劳对社会的贡献。例如,餐饮业外劳填补服务缺口,有效提升服务质量;建造业外劳则确保基建进度,避免经济瓶颈。社会各界应消除“外劳抢饭碗”的误解,才能营造共融的劳资环境。

《香港商报》发表社评:科企纷来港 深索新机遇

目前创科界最炙手可热的DeepSeek,据报在港设立了两家公司,联同早前小红书、宁德时代等科企龙头纷纷来港,证明香港仍有庞大机遇。的确,面对贸易战,香港既要做好万全准备,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开拓国际市场,还要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提高竞争力,以至积极“抢企业”、“抢人才”,从而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香港工商界要在贸易战中趋利避害,关键就是全面对接国家战略,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主动识变、应变、求变,降低外围政策不确定性的风险,积极开拓东盟、中东等新兴市场,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一带一路”等建设,为自身开拓更广阔的市场和发展空间,以应对贸易战的冲击。

《星岛日报》发表社评:接管加沙天马行空 特朗普无助中东和平

美国总统特朗普继发动不得人心的关税战后,近日又发表极具争议性的言论——提议由美国接管和拥有加沙地带,并且迁走巴勒斯坦人,将当地发展成所谓“中东蔚蓝海岸”。不知他是认真的,抑或只是忽发奇想,但这番话出自美国总统之口,外界很难直接无视。客观而言,特朗普的说法完全缺乏国际法依据,如此天马行空、偏袒以色列的计划,只会进一步令人深信美国未来4年很难在中东和平进程上发挥更大作用。  (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