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闻网1月7日电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环境及生态局局长谢展寰与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厅长徐晓霞7日透过视像会议,共同主持粤港环保及应对气候变化合作小组第六次会议,审议两地去年的合作进展,并议定今年的合作计划。
过去一年,粤港在各工作范畴,包括改善珠江三角洲区域空气质素、保护水环境、加强林业护理、海洋资源护理和应对气候变化等继续维持紧密合作。改善空气质素方面,粤港双方积极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空气质素管理计划及跟进各项污染防治措施的进度和成效。推动绿色运输有助改善空气质素,截至去年十一月底,香港的电动车数量超过10万辆,较五年前大增约七倍。为进一步推动陆上公共运输绿色转型,港方于去年十二月公布了《公共巴士和的士绿色转型路线图》。粤港双方未来会共同推进跨境货车转型至新能源车的示范项目和构建大湾区空气质量健康指数。
海洋环境管理方面,于2017年设立的海上垃圾通报警示系统运作良好。为进一步提升优化系统效能,环境保护署已采用当前最新的风势预报等资料,并结合新一代的区域水动力模型进行模拟,务求更准确地预测可能受海漂垃圾影响的区域。截至去年十一月底,就暴雨或海上重大环境事件启动通报共56次,让各相关政府部门能及时作出相应清理行动。
粤港双方会继续推进和深化减缓、适应及应变气候变化的交流合作和科学研究。
此外,双方会共同探讨监测海上垃圾及处理海上环境事故的技术和方法,并会扩阔区内城市在海洋环境管理方面的合作。
生态保育方面,粤港两地会继续就林业,以及跨境生态廊道和湿地等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管理、保育、人员培训和宣传教育等方面加强交流合作。双方亦会继续推进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及海洋生态保育的工作,包括珍稀海洋动物保育、生态环境质量监察、海鱼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及粤港联合执法等项目。
另外,会上亦通过成立“无废湾区”建设专题小组。粤港两地会以区域性策略处理废物管理问题,透过优势互补加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可回收物料的区域性循环利用,共同发展循环经济。(完)
上一篇:香港大年初一再办花车巡游
下一篇:黎智英法庭受审承认主张中美脱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