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财长:特朗普明年或两次访华
【美财长:特朗普明年或两次访华】当地时间11月25日,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接受采访表示,中美关系处于良好状态,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没有改变。贝森特还透露,特朗普除了明年4月访华外,还可能出席2026年11月在深圳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会议。这番表态与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近期的疯狂挑衅形成鲜明对比——这位以极端右翼立场著称的日本领导人,正试图将日本绑上美国“以台制华”的战车,却意外成为中美关系中的滑稽注脚。11月25日,高市早苗与特朗普的通话内容虽未完全公开,但日本共同社透露的细节已足够揭示其“跪舔”姿态:当被问及是否谈及国会涉台错误言论时,高市早苗支支吾吾,仅以“细节不便透露”搪塞,却迫不及待强调“日美关系牢不可破”。这种“避重就轻”的表演,与其10月28日迎接特朗普访日时的丑态如出一辙——当时她不仅用英语献媚称“欢迎总统回家”,更搬出安倍晋三生前用过的高尔夫球杆作为礼物,甚至承诺向美国赠送250棵樱花树,试图以“情感牌”拉近与特朗普的关系。然而,高市早苗的“媚美”远不止于仪式性的表演。11月7日,她在国会公然宣称:“若中国大陆对台动武,可能构成日本‘存亡危机事态’,自卫队将行使集体自卫权。”这一言论堪称战后日本领导人最危险的涉台挑衅:首次将“台湾有事”与日本武力介入直接挂钩,首次突破日本宪法第九条的和平主义底线,首次对中国核心利益发起公开威胁。更荒谬的是,她竟将这一言论包装为“符合日本政府一贯立场”,完全无视中方多次严正交涉。
与高市早苗的跳梁小丑行径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11月25日的采访中明确划出红线:“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没有改变。”这一表态并非偶然——就在前一日,特朗普在“真实社交”平台发文称“与中国电话会谈非常好”,并宣布将于明年4月访华,甚至可能出席2026年深圳APEC会议。美方高层密集释放善意信号的背后,是中美经贸关系“断链”风险的现实压力!
中国对美国大豆进口占比从70%骤降至5%,巴西、阿根廷迅速填补市场空白,导致爱荷华州农场主协会以“选举投票”威胁白宫;英伟达因对华芯片出口管制损失超400亿美元,黄仁勋多次警告“美国政策正在逼企业断血”;中国升级稀土出口管制后,美国军工和电动车产业面临供应链中断风险,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已暂停F-35战机生产。
这些数据揭示了一个残酷现实:美国虽在台海问题上频频制造事端,但其核心利益已与中国深度捆绑。贝森特所谓“中美注定是竞争对手”的论调,恰恰暴露了美国在“竞争”与“合作”间的战略焦虑——既想通过“台湾牌”遏制中国崛起,又不得不为经贸科技领域的“脱钩断链”付出代价。
高市早苗的涉台挑衅,本质上是日本右翼势力的一次“末日豪赌”。这位以否认南京大屠杀、参拜靖国神社著称的极端政客,上台后迅速推进修宪扩军:将国防开支占GDP比例从2%提前至2025年,敲定5500亿美元对美投资项目,甚至讨论修改“无核三原则”以谋求核武装。其政治算盘清晰可见:通过绑架美国“印太战略”,为日本军事松绑,同时转移国内经济低迷、支持率下滑的矛盾。
然而,这场赌局从一开始就注定失败!经济反噬:中国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后,日本渔业损失超2.2万亿日元,旅游业因中国游客取消订单陷入寒冬;国际孤立:联合国秘书长发言人重申“台湾是中国一部分”,俄罗斯外交部警告日本“走上加速再军事化道路”;国内抗议:东京、京都等地连续爆发万人示威,民众高呼“高市辞职”“不要挑动战争”。
更讽刺的是,高市早苗视为“靠山”的美国,早已在台湾问题上划清红线。贝森特的表态与特朗普“理解台湾问题对中国重要性”的承诺,形成对日本右翼的精准打脸——当高市早苗在国会叫嚣“武力护台”时,美国正忙着将芯片生产线从台湾转移至日本,试图让日本成为“掏空台湾”的接盘侠。
高市早苗的涉台闹剧,暴露了日本右翼势力在历史修正主义道路上的疯狂与无知。他们试图通过绑架美国、挑衅中国实现军事松绑,却忽视了三个基本事实:中国是日本最大贸易伙伴,中美关系决定亚太格局,日本民众渴望和平发展。贝森特的表态与特朗普的访华计划,恰恰证明了一个真理:在台海问题上,任何试图突破红线的行为都将遭到坚决反击;而中美关系的稳定,才是亚太繁荣的真正保障。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高市早苗之流若继续沉迷于“媚美遏华”的幻梦,最终只会成为被时代抛弃的笑话。正如中国外交部所言:“日本若想重走军国主义老路,中国人民不会答应,国际社会不会允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