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越南出现“抢房潮” 有人大打出手 每㎡均价达2.1万人民币,谨慎上车防止“重蹈覆辙”!!
创始人
2025-11-27 15:03:44
0

  越南出现“抢房潮” 有人大打出手

  【越南出现“抢房潮” 有人大打出手】11月26日,据报道,越南房价持续飙升,河内等地区平均每平方米高达7500万越南盾(约合人民币2.1万元),部分房地产开盘时现场出现哄抢,居民蜂拥而至,大打出手。河内公寓均价已飙升至7500万越南盾/平方米(约合人民币2.1万元),胡志明市核心区新盘价格突破4万元/平方米,过去五年全国房价累计上涨59%,远超美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越南房地产经纪人协会主席阮文定指出,房价的持续攀升,正让“安居梦”对于大多数城市居民而言,变得愈发遥不可及。即便中等及高收入群体,也在这股浪潮中承受着巨大压力。不难看出,当下看似繁荣的“抢房热潮”,实则潜藏着多重危机,其发展态势与十年前的中国楼市惊人地相似。越南目前正处于城市化加速推进的关键阶段。到2025年,其城市化率仅为38%,与中国的65%、泰国的52%相比,差距显著。而且,每年新增的城市人口超过150万。在全国1.03亿人口中,35岁以下的年轻人占比超过60%,新兴中产阶层规模已突破3000万人。河内、胡志明市等核心城市,凭借强大的吸引力,成为人口汇聚的中心,住房缺口高达数百万套。

  越南房地产经纪人协会(VARS)的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河内新增了1.2万套公寓。然而,其中60%是单价超过8000万越南盾/平方米的高端项目。而刚需群体能够承受的、价格在30亿越南盾(约合人民币85万元)以下的房源,占比却不足15%。

  尽管越南法律明确规定,每个项目最多只能将30%的房源出售给外国人,但外资仍通过“本地代持”“影子公司”等隐蔽方式大量涌入。2024年,胡志明市外资购房占比高达42%,其中中国投资者占比超过30%。更为严峻的是,越南房企普遍采用“高杠杆 + 预售制”的运营模式。第二大房企Novaland就因45亿美元的债务违约而爆雷,进而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世邦魏理仕的报告显示,胡志明市75%的新房供应为高端公寓,经济适用房几乎难觅踪迹,形成了“豪宅过剩、刚需断层”的畸形市场结构。

  为了刺激经济增长,越南央行长期维持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M2增速连续三年超过15%,进而推动CPI同比上涨8.6%。与此同时,美元走强迫使越南盾贬值12%,进一步推高了进口建材的成本。戴德梁行的测算表明,在河内公寓价格构成中,土地成本占45%、建筑成本占30%、金融成本占15%,剩余的10%才是开发商的利润。这种“成本推动型”的房价上涨,使得房价与居民收入比高达23:1(以胡志明市居民平均月薪约3600元人民币计算),远远超出了国际警戒线。

  越南当下房地产市场的疯狂景象,与2016 - 2020年的中国楼市如出一辙。在那段时期,中国一线城市的房价十年间翻了五倍,深圳的房价均价突破10万元/平方米,杭州、合肥等城市甚至出现了“万人摇号”抢房的壮观场面。2017年,南京河西某楼盘开盘,9000人争抢3000套房源,中签率不足3%;2020年,深圳华润城四期开盘,5000人抢购1171套房,冻资超过339亿元。

  回顾中国楼市,泡沫破裂前曾出现三大明显信号:

  其一,政策转向。2020年,“三道红线”政策出台,房企的融资渠道被大幅收紧,恒大、融创等行业巨头陆续爆雷,资金链断裂的危机迅速蔓延。

  其二,需求断层。2021年,法拍房数量激增至79.6万套,同比上涨36.7%,断供潮开始显现,市场需求出现严重失衡。

  其三,价格崩塌。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10月,在70个大中城市中,一线城市二手房价同比下跌4.4%,广州跌幅更是达到6.4%;二三线城市的跌幅更为显著,部分城市的房价较峰值时期腰斩。河内当前房价涨幅(2024年同比 +47%)与2020年的中国合肥(同比 +46%)高度相似,而合肥房价在2021年后已暴跌35%,这无疑为越南房地产市场敲响了警钟。

  尽管越南政府已出台“国家住房基金”、鼓励企业开发平价住宅等措施,但专家警告,三大风险难以化解。第一,经济基本面脆弱:越南GDP仅4763亿美元,人均收入不足中国1/3,难以支撑高端化市场;第二,金融体系风险:房企平均负债率超80%,银行不良贷款率隐性攀升;第三,人口红利消退:越南总和生育率已降至1.8,低于人口替代率,未来需求或将萎缩。

  VARS主席阮文定坦言:“当前市场已出现‘结构性崩盘’迹象——高端项目滞销(去化率仅15%),而刚需群体被彻底挤出。”这场“抢房潮”,或许正是越南楼市泡沫破裂前的最后狂欢。

  历史不会简单重复,但总是押着相同的韵脚。当越南购房者为抢一套公寓大打出手时,他们或许正在重蹈中国十年前的覆辙。对于投资者而言,警惕“概念炒作”和“政策套利”的陷阱;对于政策制定者而言,如何避免“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怪圈,将是决定越南楼市命运的关键。毕竟,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句中国用血泪换来的教训,值得所有新兴市场深思。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