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国遇300年来最严重洪灾
【泰国遇300年来最严重洪灾】2025年11月,东南亚正经历一场史无前例的极端天气浩劫。泰国遭遇300年来最严重洪灾,268万人受灾、41人死亡;菲律宾则因双台风“凤凰”与“天琴”叠加袭击,3300万人陷入危机。两国的灾难现场,既是自然之力的残酷写照,更暴露出发展中国家在气候变化下的脆弱性。11月26日消息,泰国防灾减灾厅25日发布通报说,连日洪灾已造成泰国41人死亡,超过268万人受到影响。泰国政府当天将受灾最严重的宋卡府合艾市灾情应对提升至紧急状态,调动军队、警察和各政府机构全力转移受灾群众。此次洪灾由持续强降雨引发,泰国南部宋卡府自上周末起持续降雨,21日单日降雨量达335毫米,创该市近三个世纪以来单日降雨量最高纪录。泰国气象部门预计,本周该地区仍将有持续较强降雨,并伴随洪水风险。洪灾已波及泰国南部四府,导致至少13人死亡,全国累计41人遇难,超过268万人受影响。中国驻泰使馆25日提醒在泰中国公民暂勿前往宋卡府合艾市等灾区,做好安全防范,关注预警信息,远离危险地带。合艾市作为泰国第五大城市及橡胶交易中心,此次受灾最重,洪水冲过商业街,多辆汽车被冲走翻滚,民众抱泡沫箱在水中挣扎求生。
危急时刻,救援人员迅速行动起来,他们驾驶着橡皮艇、水上摩托,还出动了军用卡车等各类交通工具,争分夺秒地帮助疏散受灾居民,将他们从危险区域转移至安全地带。
此次洪灾的影响范围远不止宋卡府,泰国南部的北大年、博他仑等另外7个府也未能幸免,同样遭受了洪灾的侵袭。据泰国地理信息与空间技术发展局发布的卫星监测数据显示,这些地区的受灾状况不容乐观,灾情较为严重。
11月25日,泰国防灾减灾厅通报显示,持续暴雨引发的洪灾已造成全国12个府受灾,其中宋卡府合艾市因水位突破历史极值被列为紧急状态。这场灾难的破坏力远超往年。41人死亡,268万人受灾,仅大城府就有6万户家庭被淹,136个街道和899个村庄瘫痪。作为泰国第二大经济体,宋卡府的合艾市因地势低洼,洪水淹没街道达3米,居民被迫爬上屋顶等待救援。古城遗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因洪水冲刷导致多处城墙坍塌,考古学家痛心疾首:“这是泰国文明的伤疤。”曼谷北部的大城府,洪水冲毁12座桥梁,铁路中断导致全国货运延误率飙升40%。
泰国农业部统计显示,中部平原15万公顷稻田绝收,占全国水稻产量的8%,直接经济损失超30亿泰铢(约6亿元人民币)。旅游业同样遭受重创,热门目的地曼谷、普吉岛因洪水关闭34处景点,预计损失旅游收入200亿泰铢。
11月20日,合艾市一家医院因洪水倒灌被迫转移患者,医护人员用皮划艇在齐胸深的水中运送新生儿,画面震惊国际社会。泰国总理阿努廷承认:“这是泰国近代史上最复杂的救援行动。”
当泰国深陷洪灾时,菲律宾正与双台风展开殊死搏斗。11月9日,超强台风“凤凰”以16级风力登陆卡坦端内斯省,与11月4日刚重创宿务省的台风“海鸥”形成“双重暴击”。双台风已造成至少224人死亡、109人失踪,330万人受灾。宿务省158人因洪水冲走棚屋遇难,吕宋岛南部索索贡市教堂被淹至入口一半高度,数百人被困。政府紧急疏散91万人,马尼拉机场取消325个国内航班。台风“海鸥”摧毁7万余座房屋、157处医院和学校,162个市镇停电。农业损失超4300万比索(约500万元人民币),棉兰老岛的香蕉种植园被夷为平地。台风“凤凰”更引发3米高风暴潮,54个省份的570万人面临直接威胁。
宿务省7位市长及部分议员在风暴期间赴欧洲访问,导致预警和救援迟缓,引发民众抗议。菲律宾发展研究所直言:“防洪工程腐败和防灾体系薄弱,使国家经济增长前景脆弱。”
中国驻菲大使馆紧急提醒公民避险,联合国机构与周边国家协商救援。然而,菲律宾减灾委坦言:“资金短缺和物资缺口仍是主要挑战。”
泰国与菲律宾的灾难并非孤立事件。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数据显示,过去40年全球三级以上热带气旋数量显著增加,风速和降雨量同步上升。对于泰国这样的农业主导型经济体,每场洪水都可能动摇粮食安全;而菲律宾作为台风带上的“重灾区”,其防灾体系已濒临崩溃。
泰国过去十年因洪水损失数十亿美元,2025年灾后重建需投入至少500亿泰铢,占GDP的0.3%。菲律宾则因双台风面临农业减产、外资撤离的双重打击,世界银行警告:“若不加强气候适应能力,菲律宾可能陷入长期贫困循环。”
当泰国士兵用皮划艇转移合艾市居民,当菲律宾志愿者在泥泞中分发救济包,这些画面不仅是救援的缩影,更是人类与自然博弈的悲壮史诗。泰国与菲律宾的灾难揭示了一个残酷真相:在气候变化面前,没有国家能独善其身。唯有加强区域合作、投资绿色基建、严惩腐败治理,才能为子孙后代筑起真正的“防洪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