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越南出现“抢房潮” 有人大打出手
【越南出现“抢房潮” 有人大打出手】11月26日,据报道,越南房价持续飙升,河内等地区平均每平方米高达7500万越南盾(约合人民币2.1万元),部分房地产开盘时现场出现哄抢,居民蜂拥而至,大打出手。河内公寓均价已飙升至7500万越南盾/平方米(约合人民币2.1万元),胡志明市核心区新盘价格突破4万元/平方米,过去五年全国房价累计上涨59%,远超美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越南房地产经纪人协会主席阮文定指出,房价的不断上涨使得"安居梦"对大多数城市居民来说,越来越遥不可及,甚至中等及高收入群体也面临巨大压力。可见,这场看似繁荣的“抢房潮”,实则暗藏多重危机,其发展轨迹与十年前的中国楼市惊人相似。越南正处于城市化加速期,2025年城市化率仅38%,远低于中国(65%)和泰国(52%),每年新增城市人口超150万。全国1.03亿人口中,35岁以下年轻人占比超60%,新兴中产阶层规模突破3000万人。河内、胡志明市等核心城市成为人口虹吸中心,住房缺口达数百万套。越南房地产经纪人协会(VARS)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河内新增1.2万套公寓,但其中60%为单价超8000万越南盾/平方米的高端项目,而刚需群体能承受的30亿越南盾(约合人民币85万元)以下房源占比不足15%。
越南法律限制每个项目最多30%房源可售给外国人,但外资仍通过“本地代持”“影子公司”等方式涌入。2024年胡志明市外资购房占比达42%,中国投资者占比超30%。更危险的是,越南房企普遍采用“高杠杆+预售制”模式,第二大房企Novaland因45亿美元债务违约爆雷,引发连锁反应。世邦魏理仕报告显示,胡志明市75%的新房供应为高端公寓,而经济适用房几乎绝迹,形成“豪宅过剩、刚需断层”的畸形结构。
为刺激经济,越南央行长期维持宽松货币政策,M2增速连续三年超15%,导致CPI同比上涨8.6%。同时,美元走强迫使越南盾贬值12%,进一步推高进口建材成本。戴德梁行测算,河内公寓价格中,土地成本占45%、建筑成本占30%、金融成本占15%,剩余10%才是开发商利润。这种“成本推动型”涨价,使得房价与居民收入比高达23:1(胡志明市居民平均月薪约3600元人民币),远超国际警戒线。
越南的疯狂,与2016-2020年的中国楼市如出一辙。彼时,中国一线城市房价十年翻五倍,深圳均价突破10万元/平方米,杭州、合肥等城市出现“万人摇号”抢房盛况。2017年南京河西某楼盘开盘,9000人抢购3000套房源,中签率不足3%;2020年深圳华润城四期开盘,5000人抢购1171套房,冻资超339亿元。
泡沫破裂的三大信号!第一,政策转向:2020年“三道红线”政策出台,房企融资渠道被掐断,恒大、融创等巨头陆续爆雷。第二,需求断层:2021年法拍房数量激增至79.6万套,同比上涨36.7%,断供潮显现。第三,价格崩塌: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10月,70个大中城市中,一线城市二手房价同比下跌4.4%,广州跌幅达6.4%;二三线城市跌幅更大,部分城市房价较峰值腰斩。河内当前房价涨幅(2024年同比+47%)与2020年的中国合肥(同比+46%)高度相似,而合肥房价已在2021年后暴跌35%。
尽管越南政府已出台“国家住房基金”、鼓励企业开发平价住宅等措施,但专家警告,三大风险难以化解。第一,经济基本面脆弱:越南GDP仅4763亿美元,人均收入不足中国1/3,难以支撑高端化市场;第二,金融体系风险:房企平均负债率超80%,银行不良贷款率隐性攀升;第三,人口红利消退:越南总和生育率已降至1.8,低于人口替代率,未来需求或将萎缩。
VARS主席阮文定坦言:“当前市场已出现‘结构性崩盘’迹象——高端项目滞销(去化率仅15%),而刚需群体被彻底挤出。”这场“抢房潮”,或许正是越南楼市泡沫破裂前的最后狂欢。
历史不会简单重复,但总是押着相同的韵脚。当越南购房者为抢一套公寓大打出手时,他们或许正在重蹈中国十年前的覆辙。对于投资者而言,警惕“概念炒作”和“政策套利”的陷阱;对于政策制定者而言,如何避免“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怪圈,将是决定越南楼市命运的关键。毕竟,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句中国用血泪换来的教训,值得所有新兴市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