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美南海捞军机防泄密:小人之心 专家回应:老旧机型已无保密价值!
创始人
2025-11-26 11:03:29
0

专家谈美南海捞军机防泄密:小人之心

  【专家谈美南海捞军机防泄密:小人之心】美军打捞船近日现身南海海域,打捞上个月在此坠毁的两架军机。美国军方声称此举是为了避免军事技术泄露,却遭中国军事专家直斥为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美军此次兴师动众的打捞行动,与其说是为了保护军事机密,不如说是暴露了其在南海做贼心虚的紧张心态。​

  这场风波的起因要追溯到上个月的一场连环事故。10 月 26 日,美国海军 “尼米兹” 号航空母舰在南海进行例行作业时,接连发生两起坠机事件。首先是一架 MH-60R “海鹰” 直升机在航母操作时坠入南海,三名机组人员被搜救队救起。仅仅半小时后,又一架波音 F/A-18F “超级大黄蜂” 战斗机在执行例行任务时坠毁,两名机组人员成功弹射逃生,均告安全。一天之内,两架军机在同一海域坠毁,这在美国海军作战史上实属罕见。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发布声明称,“所有相关人员均安全且情况稳定”,并表示两起事故原因正在调查中。​

  事故发生后约一个月,美国海军派出打捞船前往南海海域,展开打捞作业。美国军方公开声称,此举是为了 “避免军事技术泄露”。这种担心技术泄露的心态,深植于美军的历史传统中。早在 2001 年,美军 EP-3 侦察机与中国战机相撞后,机组成员在降落前就曾紧急销毁机密资料和设备。一位军事专家当时分析,破坏的顺序为:“蒐集的数据、分析用软体、电脑等电子设备”。​

  对于美军打捞坠毁军机的行动,总台军事观察员魏东旭直言不讳地指出:“这两款军机并不先进,美军此举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魏东旭的观点得到了其他军事专家的支持。军事专家张军社表示,美国一天内发生两起坠机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美方高层长期向军队灌输所谓 “与中国激烈竞争” 的意识。在此背景下,美军航母频繁赴南海炫耀武力,相关指挥官也多次公开宣称要 “向中国展示实力”。张军社进一步分析:“这种持续的对抗心理无形中加剧了美军官兵的紧张情绪。加之美军在南海频繁开展针对中国的实战性很强的演练,美军人员做贼心虚,怕遭到中方反制,精神高度紧张时极易出现操作失误,从而导致事故发生”。​

  军事专家们普遍认为,美军在南海一天内连续发生两起坠机事件并非偶然。宋忠平分析,美军长期以所谓 “航行自由” 为借口,在南海频繁炫耀武力,意在彰显其军事存在。表面上看,美国作为 “军事霸主” 仍在维持强势姿态,但实际上,即便拥有 11 艘航空母舰,面对如此繁重的任务,美军也已力不从心。张军社补充道,美军长期在南海、亚太及全球范围内维持高强度战备状态,不断进行军事部署,以维持其霸权地位和 “国际警察” 角色。长期高压运作使美军兵力紧张、人员疲惫,事故发生的风险自然随之上升。此外,“尼米兹” 号航母自身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宋忠平指出,“尼米兹” 号核动力航空母舰已达到设计年限 50 年,即将退役。“虽然从外表看,该航母打击群依然威慑力十足,但按照美军的规划该舰即将迎来退役。这一安排反映出该舰整体技术状况不佳,其所搭载的装备也存在多种问题”。​

  美军对军事机密泄露的担忧由来已久,并形成了一套制度化的应对措施。近年来,美国国防部甚至考虑推出更严格的防泄密方案。据《华盛顿邮报》2025 年 10 月报道,美国防部长赫格塞思为严厉打击泄密行为,正拟订方案,要求数千工作人员签署保密协议,包括高级官员在内的人员可能将接受随机测谎。草案要求国防部长办公室与联合参谋部的全体现役军人、文职雇员和合同工人签署保密协议,“未经批准或经由明确定义的流程”,不得公布非公开信息。这些工作人员可能超过 5000 人。另一份文件则提出创建 “随机测谎项目”,要求国防部长办公室与联合参谋部能接触涉密信息的人员接受随机测谎与定期安全评估。​

  美军在南海的频繁行动不仅导致自身事故频发,也对地区安全稳定造成了影响。张军社认为,美军在南海的行动充满了挑衅性和危险性。他指出,美方高层不断向军队灌输 “与中国激烈竞争” 的意识,甚至有人鼓吹 “与中国开战”,这种对抗心理加剧了美军官兵的紧张情绪。与此同时,美军在全球其他地区也面临类似挑战。张军社提到,今年早些时候,美国海军 “杜鲁门” 号航母的两架战机在中东执行任务时坠入红海。当时美军面临胡塞武装的打击,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操作失误在预料之中。​

  碧波荡漾的南海之上,美军打捞船仍在寻找那些坠入深海的军机残骸。​而远在千里之外的五角大楼,正忙着起草新的保密协议,考虑用随机测谎来防止泄密。​或许,美军真正需要打捞的,不是那些已无保密价值的老旧军机,而是在南海逐渐沉没的信誉与理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促进和保护发展权”主题边会在... 香港新闻网6月20日电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59届会议期间,“促进和保护发展权”主题边会18日在日内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