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少年坠楼轻生 生前疑遭校园欺凌 校园欺凌疑云下的生命之殇!
创始人
2025-11-26 05:02:14
0

17岁少年坠楼轻生 生前疑遭校园欺凌

  【17岁少年坠楼轻生 生前疑遭校园欺凌】2024年10月29日晚,甘肃通渭县第三中学对面住宅楼17层,17岁少年陈振(化名)的坠楼轨迹划破了夜空的寂静。警方排除他杀后,一桩被折叠在社交媒体动态里的校园悲剧,正撕开教育体系中最隐秘的伤口——当少年用生命写下“活着是别人校园欺凌的玩物”时,成年人世界的推诿与漠视,让这场本可避免的死亡成为刺向社会的利刃。陈振的QQ空间像一本浸透泪水的日记。2024年8月14日至10月29日,他至少4次在动态中流露轻生念头。10月24日,他写下“再坚持8个月,我就可以报复所有人了”,评论区里“你不过是别人的笑柄”的嘲讽,换来的是他“死了成笑柄”的绝望回应。这些被成年人视为“中二病”的呐喊,实则是少年在黑暗中最后的挣扎。父亲陈杰(化名)提供的聊天记录显示,2023年陈振曾多次遭遇同学吐痰、辱骂等欺凌。母亲通过微信警告施暴者后,对方竟以“不欺负的前提是他别再栽赃陷害我”回应。更令人心碎的是,陈振在动态中透露“老师贬低我”“父亲看不起我”,这种来自家庭与学校的双重否定,将少年推向了深渊。陈杰的维权之路充满荒诞。2024年11月,他要求校方启动校园欺凌认定程序,却被告知“家长不得参与调查”。由37人组成的防治委员会(含法制副校长、县法院副院长等校外人员)介入后,最终以“未发现证据”认定不存在欺凌。但通渭县纪委监委的调查报告显示,校方存在三大程序违规:监控覆盖不全、心理健康测评缺失、未通知家长参与调查。“他们用违规程序得出的结论,却成了法院判决的依据。”2025年9月8日,通渭县法院驳回陈杰121万元赔偿诉求的判决书上,赫然写着“无法证明陈振遭受校园欺凌和教师歧视”。这份与纪委监委处分结论完全相悖的判决,让陈杰陷入更深的绝望:“他们连违规调查的证据都不愿调取,就判定我儿子白死了?”

  这并非孤例。2025年3月追踪报道的另一起类似案件中,17岁男生小杰(化名)的QQ空间同样记录着被班长吐痰、老师嘲讽“造不出火箭”的屈辱。尽管同学证实“确实存在欺凌”,但教育局仍以“恶作剧、小打小闹”定性。该校心理教师张涛的证言更令人震惊:“小杰在家会大喊大叫,在学校却默默忍受,这种情绪失控需要专业干预,但学校没有心理教师。”

  全国中小学专职心理教师配备率不足30%的现实,让无数个“陈振”“小杰”在黑暗中独自挣扎。当教育工作者用“未发现长期证据”否定欺凌存在,用“小打小闹”稀释精神暴力,他们实际上在扮演着沉默的帮凶。正如网友@守护雏菊的控诉:“那些在老师眼里拍一下肩膀的‘玩笑’,对敏感的孩子来说可能就是泰山压顶。”

  陈杰的遭遇暴露出校园欺凌防治体系的系统性溃败。根据《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校园欺凌认定需遵循“家长参与、证据充分、程序公正”原则,但通渭三中的调查却将这三条底线全部击穿。更讽刺的是,法院在判决书中援引的“校方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结论,与纪委监委认定的“监控缺失、心理测评缺失”形成尖锐对立。

  “这不是简单的个案失败,而是整个社会对待青少年心理危机的态度问题。”清华大学心理学教授李玫瑾指出,青少年的求救信号往往穿着叛逆的外衣,当“想报复所有人”的呐喊被当作“中二病”一笑而过,社会终将付出更惨痛的代价。通渭三中事件后,该校心理咨询预约量暴增三倍,这个数据既让人欣慰又令人心碎——原来有那么多孩子一直在默默忍受。

  陈杰已向定西市中院提起上诉,这场维权马拉松的终点尚不可知。但比个案判决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重构校园欺凌防治的底层逻辑:建立第三方调查机制:引入社会组织、律师、心理专家等独立第三方参与认定,避免“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体制困境。强制心理筛查制度:将心理健康测评纳入新生入学必检项目,对高危学生建立“一生一策”干预档案。完善证据固定体系:要求学校在教室、走廊等公共区域安装无死角监控,同时开通匿名举报平台,降低受害者取证难度。推行“强制报告”制度:规定教师、医护人员发现学生遭受欺凌时必须报警,隐瞒不报者追究法律责任。

  17岁的陈振永远留在了2024年的深秋,但他用生命点燃的警钟正在震醒沉睡的制度。当我们在争论“算不算霸凌”时,更该追问的是:如何让下一个陈振在发出“想报复所有人”的扭曲求救时,第一时间被温柔接住?这不仅是教育者的责任,更是整个社会的道德命题。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促进和保护发展权”主题边会在... 香港新闻网6月20日电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59届会议期间,“促进和保护发展权”主题边会18日在日内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