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市早苗发言时 李强总理离席
【高市早苗发言时 李强总理离席】日本广播协会(NHK)的镜头记录下了这一外交场景:当地时间 11 月 23 日,南非约翰内斯堡二十国集团(G20)峰会期间,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发言时,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已离席,座位由中国财政部长蓝佛安接替。高市早苗会后表示,她未能与李强总理进行交谈,但重申 “日本仍愿意与中国进行各种形式的对话”。而这一举动,被外界普遍解读为中方对高市早苗近期涉台错误言论的明确回应,在外交舞台上传递出清晰的态度信号。
G20 峰会的每一个细节都暗藏外交深意,此次座位更替更是发生在中日关系的敏感节点。此前,因高市早苗发表涉台错误言论,中日关系已陷入紧张氛围。根据 NHK 播出的画面,高市早苗发言时,原本属于李强总理的座位上已换成中国财政部长蓝佛安,这一变化并非偶然。早在峰会前,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就已在记者会上明确宣告,李强总理没有会见日方领导人的安排,此次现场座位调整,正是对这一立场的进一步具象化表达。
面对与中国领导人接触的落空,高市早苗试图以 “放低姿态” 的方式回应。她在峰会期间表示:“正是因为日中之间存在悬而未决的问题和挑战,我们才更应该减少这些问题和挑战,增进相互了解与合作。” 同时,她重申自担任首相以来,一贯奉行 “全面推进与中国互利共赢的战略关系、构建建设性稳定关系” 的政策,却对其涉台错误言论避重就轻。值得注意的是,高市早苗在约翰内斯堡峰会期间,顺利与英国、德国、印度等国家领导人举行了单独会晤,并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执行董事会进行了会谈,这种 “区别对待” 的外交境遇,更凸显出中日关系当前的特殊性。
对于高市早苗所谓的 “对话意愿”,中方给出了坚定且明确的回应。11 月 24 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例行记者会时强调:“我们希望日方能够严肃对待中方的关切,收回涉台错误言论,以实际行动展现对话的诚意。” 毛宁进一步指出,高市的言论 “损害了中日韩合作的基础和氛围”,直接导致 “当前不具备举行中日韩领导人会议的条件”。这一表态不仅是对高市早苗 “对话姿态” 的有力回应,更是对日本政府此前提议 “明年 1 月举行日中韩首脑会谈” 的明确拒绝,清晰划出了中方在台湾问题上的底线。
此次外交事件的根源,在于高市早苗近期在台湾问题上的一系列错误言论。中国外长王毅在结束对中亚三国访问后接受媒体采访时,对此作出严厉驳斥:“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在这一关键年头,日本现职领导人竟然公开发出试图武力介入台湾问题的错误信号。” 王毅强调,中方必须予以坚决回击,“这既是维护中国的主权与领土完整,也是捍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战后成果,维护国际正义和人类良知”,同时敦促日方 “早日反思改错,不要执迷不悟”。台湾问题作为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容不得任何外部势力干涉,高市早苗的言论显然触碰了中方的红线。
央视特约评论员苏晓晖从外交博弈的角度分析指出,高市早苗虽已感觉到问题的严重性,表示后续不会有类似表态,却始终不愿撤回此前的错误言论。“这反映出日本现在仍然试图蒙混过关,急于把事情翻篇,这是中方不能接受的,中方必须要一个交代。” 苏晓晖进一步强调,“中方的底线和红线是清晰的。关于高市的错误言论,中方已经明确指出,必须要撤回和取消,日本必须改弦更张。” 这种 “不回避问题、不接受模糊态度” 的立场,体现了中方在核心利益问题上的坚定性。
中日关系的紧张态势,已开始对区域合作进程产生实际影响。中方拒绝举行日中韩首脑会谈,打破了三国此前形成的合作节奏,显示出两国分歧正从双边层面扩散,产生更广泛的地缘政治影响。中国《环球时报》24 日发表社评称,日方 “愿意对话” 的姿态很伪善,其在涉台问题上的错误言行未得到纠正前,任何 “对话” 都缺乏实质基础。共同社也敏锐观察到,“中国无意放松对日强硬态度,日中关系长期僵局在所难免”,这一判断从侧面印证了当前中日关系的严峻性。
G20 峰会上那把短暂空置的座位,虽未发出声音,却传递出丰富而明确的外交信息。中日关系的僵局,短期内似乎难以找到破局之道,而解开困局的钥匙,始终掌握在日方手中。正如毛宁发言人所说:“我们希望日方能够严肃对待中方的关切,收回涉台错误言论,以实际行动展现对话的诚意。” 在外交舞台上,没有实际行动支撑的 “对话意愿”,终究只会在对方发言时留下冰冷的空座位,无法真正推动关系走向缓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