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警惕!日本或成为亚洲最危险的国家
【警惕!日本或成为亚洲最危险的国家】近日,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教授刘江永在接受专访时发出警示:日本正偏离战后和平发展轨道,其国家战略呈现危险倾向,若持续恶化,或将成为亚洲最不稳定因素。这一论断与近期日本国内暴力事件激增、台海局势升温、军事扩张加速等多重危机形成呼应,引发国际社会对亚洲安全格局的深度担忧。日本社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暴力危机。自2024年底以来,随机伤人事件呈指数级增长:福冈麦当劳刺杀案、长野公交站持刀袭击、新宿女主播直播遇害……这些案件的共同特征是凶手与受害者素不相识,行凶动机多为“发泄情绪”或“寻求关注”。更令人震惊的是,施暴者年龄跨度从15岁少年至40岁中青年,形成规模达百万的“边缘群体”。2025年5月,爱知县16岁少年因家庭矛盾杀害祖父后冷静上学,迁地市15岁男孩为“进少管所”刺杀老人,埼玉县41岁男子专挑女学生下手……这些案件暴露出日本社会深层次矛盾:青年失业率飙升至12.4%,21%的年轻人成为“尼特族”(不就业、不升学、不培训),阶层固化导致“努力无用论”蔓延。与此同时,3000万独居老人与年轻一代的代际冲突加剧,部分人将暴力视为“对抗不公”的极端手段。“当社会安全网出现漏洞,暴力就会像病毒般蔓延。”东京大学社会学教授山本健太指出,日本每年因暴力犯罪导致的经济损失已超200亿日元,治安神话的破灭正在动摇国家根基。在社会危机背后,日本国家战略正发生根本性转变。刘江永教授分析,日本已突破“专守防卫”原则,通过三项关键举措重塑军事姿态:集体自卫权解禁:2025年修订的《防卫计划大纲》明确允许自卫队在海外参与“集体安全行动”,标志着日本军事行动范围从本土防御扩展至全球干预。军品出口导向:三菱重工、川崎重工等企业获得政府补贴,向东南亚国家出口P-1巡逻机、苍龙级潜艇等进攻性武器,打破战后“防卫产业民品化”传统。导弹部署升级:计划在九州岛部署射程1000公里的12式陆基反舰导弹,覆盖中国沿海经济带;设立“统合作战司令部”与美军一体化指挥,为介入台海事务做准备。
这种转变在军事预算中体现得淋漓尽致:2025年度防卫费突破6.5万亿日元,较五年前增长43%,其中30%用于采购美制“战斧”巡航导弹和F-35B战斗机。日本防卫省官员私下透露:“我们的目标是在2030年前建成亚洲最强海军,与美国形成‘双航母战斗群’威慑。”
日本在台海问题上的冒险行径更将地区局势推向悬崖边缘。2025年10月,首相高市早苗公然宣称“台湾有事即日本有事”,甚至叫嚣“将与美国共同防卫台湾”。这一言论遭到六名前首相中三人的反对:野田佳彦批评其“轻率”,鸠山由纪夫指责“违背战后国际秩序”,石破茂警告“可能引发中日军事冲突”。然而,麻生太郎、菅义伟等政客的沉默,暴露出日本政坛的严重分裂。
日本在台海的军事动作愈发危险:退役将领岩崎茂担任台“政务顾问”,提供作战经验;拟定“冲绳撤离计划”,企图6天内转移先岛群岛12万人,为军事介入铺路;与菲律宾签署《互惠准入协定》,允许自卫队进驻南海岛礁。
“日本正在重蹈军国主义覆辙。”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严正指出,“任何突破红线之举都将付出沉重代价。”数据显示,2025年解放军军机巡航台湾海峡频次同比上升67%,山东舰航母战斗群常态化穿越宫古海峡,形成对日军事威慑。
日本危机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经济层面:GDP被印度超越跌至世界第四,人口减少速度创战后新高,2025年新生儿数量不足70万,社会活力持续衰退;政治层面:自民党与公明党执政联盟在参议院选举中失利,极右翼“日本第一党”崛起,主张修改“无核三原则”;技术层面:量子计算、高超音速导弹等尖端领域落后于中美,试图通过军事扩张转移国内矛盾。
“日本正站在历史十字路口。”刘江永教授强调,“是继续沉迷于军事冒险,还是回归和平发展道路,将决定其未来命运。”国际观察家指出,若日本不能遏制战略冒进,不仅将摧毁战后70年积累的国际信誉,更可能引发亚洲新一轮军备竞赛,把地区拖入冲突深渊。
从街头暴力到战略扩张,从台海挑衅到军事冒险,日本的危机本质是战后秩序动摇的缩影。当100万边缘群体用暴力宣泄绝望,当政客用民族主义转移矛盾,这个国家正在透支最后的和平红利。历史教训表明,军国主义从未带来繁荣,只会将民族推向深渊。亚洲的未来,需要各国以对话替代对抗,用合作化解分歧,共同守护来之不易的和平局面。正如中国领导人所言:“和平发展是时代主题,任何破坏地区稳定的行径都注定失败。”这既是对日本的警示,更是对亚洲命运的庄严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