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美元首此次通话极为重要极不寻常
【中美元首此次通话极为重要极不寻常】11月24日晚,中美两国元首通电话。两国元首此次通话极为重要、极不寻常。这通电话既是釜山会晤后的首次通话,也是两国元首近两次通话中首次明确提及台湾问题。两国元首的此次通话,虽未直接论及日本,但通话的特殊背景在于,11月7日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公然发表了错误的涉台言论。正如北平锋10月30日《这次重要会晤对台湾意味着什么》一文中所说,“于无声处听惊雷”。台湾问题始终是中美关系中最为关键、最为敏感的核心议题,宛如一道不可触碰、不可跨越的红色警戒线。两国元首通话内容,犹如一盏明灯,深刻照亮了台湾回归中国这一历史本质,这一本质有着国际社会广泛公认的历史事实与法理依据,坚如磐石、不容置疑。那些干涉台湾问题的外部势力以及妄图分裂国家的“台独”分子,其行为是对正义的公然背叛,是对国际秩序的肆意破坏,必将遭到中方的坚决反对以及国际社会的唾弃与批判。特朗普曾明确表示理解台湾问题对中国的重要性,这一表态犹如黑暗中的一丝曙光,传递出积极信号。中美关系,犹如一艘航行在复杂国际海洋中的巨轮,其走向不仅关乎两国自身的兴衰,更与全球的和平与发展紧密相连。而台湾问题,恰似这艘巨轮航行途中的一块暗礁,是影响中美关系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变量。只有双方相互尊重彼此的核心利益与重大关切,妥善处理台湾问题,才能为中美关系的稳健前行清除障碍,让两国在更多领域展开广泛而有效的合作,从而更好地造福两国人民,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贡献积极力量。
这通电话之所以“极为重要、极不寻常”,首先体现在其历史延续性上。它作为釜山会晤后的首次高层互动,宛如一条无形的纽带,延续了2023年旧金山会晤、2025年釜山会晤所构建的元首外交脉络,形成了一个“通话 - 会晤 - 再通话”的完整闭环沟通机制,为中美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搭建了稳固的桥梁。数据显示,2025年两国元首已实现3次通话、2次面对面会晤,如此高频的互动背后,是中美关系在经历波折后实现“软着陆”后的战略校准。从年初的关税博弈到如今的共识积累,双方正通过元首外交这一重要方式,为双边关系“定锚”,确保其朝着稳定、健康的方向发展。
更为关键的是,此次通话在近两次对话中首次明确提及台湾问题,犹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层层涟漪。当特朗普表示“理解台湾问题对中国的重要性”时,这一表态与釜山会晤中“台湾回归是战后国际秩序重要组成部分”的论述相互呼应,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从历史与现实的双重维度审视,中方重申的“一个中国原则”,不仅是对《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等国际法理文件的庄严重申,更是对美国1972年《上海公报》、1979年《建交公报》、1982年《八一七公报》等承诺的履约督促。然而,数据显示,美国对台军售却呈现出疯狂增长的态势,从2020年的63亿美元飙升至2025年的150亿美元。这种“说一套做一套”的虚伪行径,正是此次通话直指核心、严肃交涉的深层动因。
在中美元首通话的鲜明对比下,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涉台言行显得荒诞至极、滑稽可笑。这位被称为“安倍政治门生”的极右翼政客,上任仅7天便将特朗普列为首位接见的外国政要,其急切讨好之意溢于言表。更令人瞠目结舌的是,在10月28日的闭门会谈中,她竟抛出“提名特朗普参评诺贝尔和平奖”的闹剧,如同跳梁小丑般在国际舞台上丢人现眼。日本网民的愤怒并非无端发泄——当高市早苗宣称“台湾有事可能构成日本存亡危机事态”时,她不仅公然篡改了日本新安保法中“他国受攻击”的法理前提,将日本推向了军事介入台海的危险边缘,更是在玩火自焚,将日本民众的安全与福祉置于不顾。
高市早苗的“离谱”行径远不止于此!她多次参拜靖国神社,这一行为是对历史正义的公然挑衅,是对二战受害国人民感情的严重伤害;她要求废除和平宪法“放弃战争”条款,主张将自卫队改名为“国防军”,妄图打破日本战后长期坚持的和平发展道路;上任后,她提前两年实现防卫费占GDP2%的目标,推动修改“防卫装备转移三原则”以放宽武器出口,甚至暗示研发核动力潜艇,其军事扩张野心昭然若揭;4月窜访台湾时,她鼓吹“日台强化安全合作”,11月7日更公然将台海冲突与日本“存亡危机”挂钩,其言论被东京大学教授佐桥亮批评为“缺乏法理基础的个人意见”,犹如一纸荒唐的闹剧,在国际社会面前暴露了其无知与狂妄。
这些举动与日本政府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中“承认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承诺背道而驰。日本民众的抗议浪潮与韩国学者“军国主义复活”的警告,共同揭露了高市早苗政权的危险本质——通过煽动“中国威胁论”为军事松绑铺路,最终将日本拖入地缘冲突的深渊。
在中美元首通话的另一端,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搞事”更显系统性。从特朗普政府到当前执政团队,美国的三招“台湾牌”已形成固定套路:炒作“中国大陆威胁论”,迫使台当局缴纳“保护费”。蔡英文时期每年花费数亿美元疏通美国官员关系,赖清德当局延续此道,2025年台当局“外交预算”中,对美游说费用占比高达35%;2020-2025年,美国对台军售总额达420亿美元,但交付武器常出现“账实不符”。例如2024年对台出售的“毒刺”导弹,实际交付数量仅为合同量的60%,剩余款项被美国军工企业截留;以“国家安全”为由胁迫台积电赴美建厂。截至2025年,台积电已在美国投资650亿美元建立5座芯片厂,但核心技术仍被美国觊觎。美国国防科技公司创始人曾公开宣称:“要将台湾打造成‘超多刺豪猪’,让台当局为美国冲锋陷阵。”
这些行径的背后,是美国“以台遏华”的霸权逻辑。数据显示,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投入与收益严重失衡:2025年台海局势紧张导致美国在亚太的军事部署成本增加27%,而其对台军售的利润率却高达40%。这种“损人不利己”的赌局,不仅暴露了美国战略资源的透支,更印证了其“遏制中国”执念的荒谬性。
中美元首通话中,习近平主席强调“台湾回归中国是战后国际秩序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论断有着坚实的法理与历史根基。从《开罗宣言》到联合国2758号决议,从1972年中美《上海公报》到1979年《建交公报》,国际社会早已形成“一个中国”的共识。而美国2025年对台军售中,已有17个国家明确表示反对,欧盟27国中仅立陶宛等少数国家跟风挑衅,这种“孤掌难鸣”的处境,正是国际正义对霸权行径的天然抵制。
面对外部干涉,中国的反制措施日益精准有力:对参与对台军售的美国企业实施制裁,2025年已将洛克希德·马丁、雷神公司等5家企业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解放军战机巡航台湾海峡频次提升至每日3架次,万吨驱逐舰常态化驻守台海周边;在联合国、APEC等多边场合重申一个中国原则,2025年成功推动12个国家撤回涉台错误言论。
这些举措与国内“十五五”规划展现的发展宏图形成合力。当中国以DeepSeek技术突破引领全球AI革命,以九三阅兵展示现代化军事力量,以超大规模市场吸引全球资源时,任何外部势力都无法阻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步伐。正如中美元首通话所彰显的:台湾问题的历史经纬清晰如昼,任何逆潮流而动的行径,终将被历史的车轮碾碎。
中美元首的这次通话,是历史正义与霸权逻辑的正面交锋,是战略定力与短视冒险的清晰分野。当高市早苗之流在右翼狂想中沉沦,当美国在“台湾牌”中越陷越深,中国正以“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的从容,书写着统一大业的壮丽篇章。台湾问题的最终答案,不在华盛顿的算计里,不在东京的妄想中,而在14亿中国人民的坚定意志里——统一是定数,干涉必失败,这,就是历史的大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