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客跳入股道与动车碰撞 广西通报
【旅客跳入股道与动车碰撞 广西通报】2025年11月23日16时13分,广西田东北站2号站台发生一起旅客跳入股道与动车碰撞事件。一名成人旅客在田东北站2号站台突然跳入股道,此时D3844次列车正在该站台减速停靠。列车即刻采取紧急制动措施,然而,由于距离过近,仍未能避免与该名旅客发生碰撞。车站方面反应迅速,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并立即与119消防救援部门及120急救中心取得联系。救援力量迅速集结并抵达现场,以专业高效的方式将受伤旅客救出,紧急送往医院接受救治。目前,所有伤者均已得到妥善治疗。与此同时,相关部门也迅速介入,展开全面细致的调查工作,具体的事故原因及责任认定尚需等待官方进一步通报。此次事件虽一度导致列车运行短暂受阻,但并未引发大规模的延误。铁路部门凭借其快速响应机制与多方紧密协作,成功将对旅客出行的影响降至最低限度。旅客跳入股道事件并非孤例,今年7月5日,杭州东站便发生了类似情况。当天16时34分左右,G7545次列车驶入杭州东站,即将停靠25号站台时,该站台一名旅客突然跳入股道。列车同样迅速采取紧急制动措施,但因距离过近,刹车不及,与旅客发生了碰撞。据目击乘客描述,事发时列车刹车声持续数秒,最终车头停在距事发区域约9个车厢的位置。此次事件导致G7545次列车延误,车上乘客俞女士表示,紧急刹车导致其后续行程受阻,不得不改签航班。经过紧急处置,G7545次列车于17时19分恢复开行,较原计划延误约40分钟。
除了旅客跳入股道这类事件,铁路系统还面临着其他类型的安全事故挑战。今年7月2日20时28分左右,金温地方铁路公司一列货物列车在金华市东孝乡境内的沪昆线东孝站停车不及,侵入下行正线,与正在通过的K1373次旅客列车机车发生侧面冲突,导致客车机车前台车脱线。事故造成K1373次列车长时间滞留,车上断电,环境闷热难耐,有旅客反映“感觉快要窒息了”。在工作人员拒绝打开车窗或车门通风的情况下,一名旅客不顾阻拦,挥锤破窗。更为严重的是,4月17日嫩黑线发生的货物列车脱轨事故,该事故造成1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高达716.02万元,构成铁路交通较大事故。调查显示,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学习司机违规关闭折角塞门,以及车站值班员未按规定进行简略试验等多重因素叠加所致。
旅客跳入股道事件不仅直接威胁到当事人的生命安全,也对列车运行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铁路运输安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设备、操作、管理等多方面的协同保障。从嫩黑线事故的调查结果来看,人为违规操作、安全措施不到位是导致事故的重要原因。这起事故直接导致司机、学习司机、车站值班员三人被司法机关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教训深刻,值得深思。
同时,黑龙江省嫩江铁路有限责任公司多名领导受到处分,包括董事长被记大过并免职,总经理被降级处分等。铁路安全事故也暴露出应急处置能力不足的问题。在K1373次列车脱线滞留事件中,工作人员对旅客不适缺乏共情,未能及时有效应对突发状况。这凸显了铁路部门在应急预案和服务意识方面仍有提升空间。
据官方通报,跳入股道的旅客已被送往医院救治,相关部门已介入调查。而就在不到半年前,杭州东站也发生过类似事件,导致G7545次列车延误。一系列铁路安全事故描绘出一幅复杂的图谱:从旅客跳入股道,到货物列车侵入正线导致脱线,再到因操作失误引发的脱轨重大事故。每个案例都在提醒人们,铁路安全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管理问题和人文关怀问题。正如宋家湾村那段被称为“死亡弯”的铁路,已有至少17人丧生,解决铁路安全隐患需要系统性思考和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