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客跳入股道与动车碰撞 广西通报
【旅客跳入股道与动车碰撞 广西通报】2025年11月23日16时13分,广西田东北站2号站台发生一起旅客跳入股道与动车碰撞事件。一名成人旅客在田东北站2号站台突然跳入股道,此时D3844次列车正在该站台减速停靠。列车立即采取紧急制动措施,但因距离较近,仍与该旅客发生碰撞。车站展现出了极高的应急反应能力,在事件发生后即刻启动应急预案,第一时间与119消防救援部门和120急救中心取得联系。救援力量迅速响应,火速抵达现场,以专业且高效的方式将受伤旅客救出,并紧急送往医院接受救治。目前,所有伤者均已得到妥善的治疗与照料。与此同时,相关部门也迅速介入,展开全面而细致的调查工作,具体的事故原因及责任认定仍需等待官方进一步通报。尽管此次事件一度导致列车运行短暂受阻,但并未引发大规模的延误。铁路部门凭借其快速响应机制和与多方的紧密协作,成功将对旅客出行的影响降至最低限度。
旅客跳入股道的事件并非孤例,今年7月5日,杭州东站就曾发生过类似事件。当天16时34分左右,当G7545次列车驶入杭州东站,即将停靠25号站台时,一名站在该站台的旅客突然跳入股道。列车随即采取紧急制动措施,但由于距离过近,刹车不及,最终与旅客发生了碰撞。据目击乘客描述,事发时列车的刹车声持续了数秒,车头最终停在了距离事发区域约9个车厢的位置。此次事件导致G7545次列车延误,车上乘客俞女士表示,紧急刹车使她的后续行程受到影响,不得不改签航班。经过紧急处置,G7545次列车于17时19分恢复开行,较原计划延误了约40分钟。
除了旅客跳入股道这类事件,铁路系统还面临着其他类型的安全事故挑战。今年7月2日20时28分左右,金温地方铁路公司的一列货物列车在金华市东孝乡境内的沪昆线东孝站停车时未能及时停住,侵入了下行正线,与正在通过的K1373次旅客列车的机车发生了侧面冲突,导致客车机车前台车脱线。此次事故导致K1373次列车长时间滞留,车内断电,环境闷热难耐,有旅客反映“感觉快要窒息了”。在工作人员拒绝打开车窗或车门进行通风的情况下,有一名旅客不顾阻拦,挥锤破窗以缓解窒息感。更为严重的是,今年4月17日发生在嫩黑线的货物列车脱轨事故。该事故导致1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高达716.02万元,构成了一起铁路交通较大事故。调查显示,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学习司机违规关闭了折角塞门,同时车站值班员也未按规定进行简略试验,多重因素叠加导致了此次事故的发生。
旅客跳入股道事件不仅威胁当事人生命安全,也对列车运行安全构成严重威胁。铁路运输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设备、操作、管理等多方面的协同保障。从嫩黑线事故调查结果看,人为违规操作、安全措施不到位是导致事故的重要原因。这起事故直接导致司机、学习司机、车站值班员三人被司法机关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同时,黑龙江省嫩江铁路有限责任公司多名领导受到处分,包括董事长被记大过并免职,总经理被降级处分等。铁路安全事故也暴露出应急处置能力不足的问题。在K1373次列车脱线滞留事件中,工作人员对旅客不适缺乏共情,未能及时有效应对突发状况。这凸显了铁路部门在应急预案和服务意识方面仍有提升空间。
据官方通报,跳入股道的旅客已被送往医院救治,相关部门已介入调查。而就在不到半年前,杭州东站也发生过类似事件,导致G7545次列车延误。一系列铁路安全事故描绘出一幅复杂的图谱:从旅客跳入股道,到货物列车侵入正线导致脱线,再到因操作失误引发的脱轨重大事故。每个案例都在提醒人们,铁路安全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管理问题和人文关怀问题。正如宋家湾村那段被称为“死亡弯”的铁路,已有至少17人丧生,解决铁路安全隐患需要系统性思考和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