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机场挤满了回国的人 多条中日航线取消航班,机场大厅人潮涌动!
创始人
2025-11-25 15:04:57
0

日本机场挤满了回国的人

  【日本机场挤满了回国的人】11月24日,日本成田、关西等国际机场候机大厅内人潮涌动,大量中国公民拖着行李箱、手持登机牌排队值机,现场秩序井然却难掩紧张氛围。这股突如其来的返程潮,源于中国官方近期发布的安全提醒及国际局势变化,数万名原本计划在日旅行、工作或留学的中国公民,在短短数日内掀起了一场跨越东海的"归国潮"。在成田机场T1航站楼,从清晨6点开始,中国国际航空、东方航空等航司的值机柜台前便排起长龙。来自福建的旅客林女士手持满员的航班登机牌表示:"原计划23日返程,但看到使馆提醒后,家人连夜催促我改签提前航班。"她身旁的行李箱里装着未拆封的日本药妆,与周围旅客大包小包的购物成果形成鲜明对比。更令人震撼的是现场视频画面:关西机场候机厅内,数百名中国旅客席地而坐,有人反复刷新手机查看航班动态,有人与国内亲友视频报平安。一名留学生拍摄的vlog中,背景音里此起彼伏的中文交谈声,混杂着机场广播的日语提示,构成特殊时期的独特声景。据航班管家DAST数据,截至11月24日10时,已有12条中日航线临时停航,未来一周赴日航班取消率将达21.6%,其中天津-关西航线取消率高达65%。这场返程潮的直接导火索,是11月15日中国外交部发布的《关于近期暂勿前往日本的提醒》。文件明确指出:"日本境内针对中国公民的治安案件增多,部分政客在涉台问题上采取危险举动,建议非必要暂缓赴日行程。"文旅部随后叫停所有赴日旅游团,教育部也发布留学生安全指南,形成组合警示。在日工作三年的程序员张先生坦言:"公司原本要我留守项目,但看到大阪街头出现反华标语,加上家人收到使馆的紧急联络通知,最终决定辞职返程。"他的经历折射出许多在日华人的困境——据日本法务省统计,截至2025年10月,在日中国籍劳动者达78.6万人,其中约30%从事IT、贸易等敏感行业。

  国际局势的微妙变化更推波助澜。美国国务院同步更新赴日旅行警告,英国广播公司(BBC)曝光日本自卫队与美军联合制定"台海介入方案",这些消息在社交媒体引发连锁反应。微博话题#日本机场挤满了回国的人#阅读量突破12亿次,网友留言获得:"1937年的历史不会重演,但民族记忆永远不能淡忘。"

  返程潮引发的连锁反应迅速显现。报道显示,截至11月20日,已有超54万张赴日机票被取消,爱知县某温泉酒店单月损失28个中国旅行团,北海道观光协会估算每月少接待3000名中国游客。野村综合研究所预测,中国游客锐减将使日本旅游业年损失达1.79万亿日元(约合115亿美元),GDP增速下滑0.29个百分点。

  更耐人寻味的是文化符号的转向。东京上野动物园宣布,最后两只大熊猫"晓晓""蕾蕾"将于2026年2月归国,标志着日本持续54年的"熊猫外交"落幕。中方明确表示,日方在熊猫保护专项资金缺口、饲料配比违规等问题上的失信行为,是终止合作的关键原因。网友"熊猫守护者"评论:"连国宝都选择离开,某些人该反思了。"

  在这场波及中日两国的风波中,普通人的命运成为时代注脚。上海浦东机场出发大厅,仍有旅客坚持赴日行程。从事跨境电商的王先生表示:"合同违约赔偿比机票贵十倍,只能备好防身器材硬着头皮前往。"这种"冒险者"与"撤离者"的分野,在社交平台引发激烈争论。

  日本媒体评论称:"中国游客的集体撤离,暴露出中日民间信任的脆弱性。"而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回应:"我们尊重每个公民的自由选择,但国家有责任提供真实信息帮助民众规避风险。"这种表态既体现大国担当,也暗含对某些国家挑动对立行径的警示。

  当"1937-12-13"这个数字在机场被反复提及,南京大屠杀的民族创伤穿越时空,与当代人的安全焦虑产生强烈共鸣。历史学者李明指出:"这种记忆唤醒不是简单的情绪宣泄,而是对国家保护能力的信任投票。"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公民海外遇险事件同比下降42%,领事保护响应速度提升至30分钟内,这些数据背后是国家实力的坚实支撑。在这场突如其来的返程潮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行李箱的匆匆流转,更是一个民族在复杂国际环境中的清醒认知——个人命运始终与国家安全紧密相连。当飞机穿越云层,舷窗外的东海波涛翻涌,舱内乘客手机屏幕亮起的定位信息,最终都指向同一个坐标:祖国。这或许就是当代中国人最朴素的安全观:无论走得多远,总有一片土地永远为你亮着归航的灯。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促进和保护发展权”主题边会在... 香港新闻网6月20日电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59届会议期间,“促进和保护发展权”主题边会18日在日内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