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市早苗G20上演外交灾难
【高市早苗G20上演外交灾难】当地时间11月22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20次峰会首日,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峰会开始约一小时后才进入会场,此时其他与会各国领导人几乎都已就座。此前一天,高市早苗在社交媒体上发文透露,她在出席峰会前花了很长时间挑选“不会令人发笑的服装”。23日,高市在接受采访时坚持,日本的立场未变。7日向高市提问的日本立宪民主党议员冈田克也表示,高市早苗的做法令他无法理解,他对高市早苗是否具备在复杂局势下担任首相的资质表示质疑。针对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近期一系列涉台露骨挑衅言论,日本三位前首相——石破茂、野田佳彦和鸠山由纪夫日前分别再次提出批评,呼吁高市谨言慎行,通过对话推动关系改善。
峰会首日,高市早苗的迟到引发连锁反应。当德国总理默茨正在阐述粮食安全方案时,会场后门突然传来急促脚步声——身着米色套装的高市早苗仓促入场,仅与邻座印尼副总统拉卡进行机械式握手后便落座,全程未与任何领导人眼神交流。这一画面被俄媒记者捕捉,迅速登上全球媒体头条。
更荒诞的是,这场迟到竟源于对服装的过度纠结。前一日晚间,高市在社交媒体发文称:“为挑选不会让人发笑的服装耗费数小时,甚至考虑临时购新装,目的是在外交谈判中占据上风。”这种将国际峰会视为个人形象秀场的思维,与周恩来总理用中山装展现大国气度的历史形成鲜明对比。军事专家指出,当中国海军“四川”舰在黄海实弹演习时,日本首相却在纠结裙摆长度,这种战略格局的差距令人咋舌。
高市早苗的失礼行为远不止于此。在峰会大合照环节,她被夹在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与印尼副总统拉卡之间,双手紧扣身前,脸上挂着尴尬笑容。当埃尔多安与拉卡热烈交谈时,她多次试图插话未果,最终只能低头整理文件。这种“透明人”处境,与其此前在APEC峰会上将手搭在智利总统博里奇肩膀的过度热情形成讽刺对照。
更耐人寻味的是西方阵营的冷淡反应。当高市主动向法国总统马克龙示好时,对方仅以皱眉、揉眼等微表情回应;意大利总理梅洛尼与其握手时,马克龙甚至低头整理领带以示回避。这种“礼貌性敷衍”被网友解读为“西方对日本战略价值的重新评估”。英国媒体尖锐评论:“当世界在讨论拯救经济时,日本首相在关心裙子长度。”
这场闹剧的代价正在显现。日本国内,社交媒体上“高市辞职”标签阅读量突破5亿次,东京街头出现“不会外交的人不配当首相”的抗议标语。自民党代理政调会长田村宪久在电视节目中无奈承认:“首相也在反省。”经济层面,中国发布赴日旅行警告后,日本观光局数据显示赴日中国游客锐减40%,日经225指数单日暴跌3.2%,资生堂、三越伊势丹等消费股跌幅超8%。
地缘政治层面,高市的冒险主义遭遇全方位反制。中国不仅在黄海展开实弹演习,更暂停与日本的稀土贸易谈判——日本83%的稀土依赖从中方进口。俄罗斯太平洋舰队进入“战斗准备状态”,朝鲜宣布在东海海域进行导弹试射,形成对日本的战略包围。美国则趁火打劫,宣布对盟国加征“武器研发费”,暴露出其隔岸观火的真实态度。
高市早苗的闹剧并非孤立事件。这位曾多次参拜靖国神社的政治人物,在国会答辩中公然宣称“台湾有事可能触发日本集体自卫权”,甚至暗示将武力介入台海。这种将个人政治野心绑架国家命运的行径,与其祖父高市利彦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前的言论惊人相似。历史学家指出,当日本政客开始用“存亡危机事态”包装侵略野心时,往往预示着灾难的重演。
值得警惕的是,日本右翼势力正在系统性复活军国主义符号。防卫省计划将“大佐”军衔重新引入自卫队,冲绳县议会通过决议反对修改“无核三原则”,这些动作与高市的外交闹剧形成危险共振。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峰会期间特别强调:“任何试图改变台海现状的举动,都将破坏二战后国际秩序。”
高市早苗的闹剧,本质上是日本战略焦虑的集中爆发。当中国GDP达到日本的3倍,当解放军航母战斗群常态化穿越宫古海峡,当RCEP框架下东亚经济整合加速,日本政客却仍在用服装选择、肢体语言等表面功夫掩盖战略空虚。这种“战术勤奋掩盖战略懒惰”的思维,注定使其在国际舞台沦为配角。
历史总是给出相似考题。1955年万隆会议上,周恩来用“求同存异”化解分歧;2025年G20峰会上,高市早苗用迟到闹剧制造对立。两种外交智慧的对比,折射出大国外交的真正内涵——不是服装的华美,而是胸怀的宽广;不是肢体的热情,而是格局的深远。当日本政客还在纠结如何在外交场合“占据上风”时,中国早已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赢得世界尊重。这场闹剧终将散场,但它留给国际社会的警示,却值得长期深思。
这种将外交成败与服装价格直接挂钩的逻辑,瞬间点燃了日本网民的怒火。“这真的是我们的首相吗?”一位网民的质疑获得超10万点赞。另一条高赞评论直指核心:“当首相在社交媒体上纠结衣着时,中国正在南海推进岛礁建设,朝鲜可能进行第七次核试验,而她却在担心‘别人会不会瞧不起’。”更有网民翻出历史对比:2019年G20大阪峰会期间,安倍晋三夫妇因穿着本土品牌和服接待各国领导人获赞“文化自信”,而高市早苗的焦虑却暴露出“精神层面的自卑”。这种反差在女性领导人群体中尤为刺眼。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以简约西装展现专业形象,意大利总理梅洛尼在北约峰会期间用本土设计师作品传递文化底蕴,而高市早苗的“衣着焦虑”却沦为国际笑谈。日媒评论:“当领袖将国家尊严寄托于服装标签时,这个国家已陷入深刻的身份危机。”高市早苗的衣着争议并非孤立事件。自2025年上任以来,她的外交政策已多次引发争议:在钓鱼岛问题上态度暧昧,对华强硬姿态被批“空洞无物”;在日韩历史问题上妥协退让,引发保守派强烈不满;此次G20峰会前,她更因“迟到争议”被媒体曝光行程安排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