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直击西藏军区某部千人刺杀操大场面
【直击西藏军区某部千人刺杀操大场面】2025 年 11 月下旬,在青藏高原的练兵场上,西藏军区某部组织了一场气势恢宏的刺杀操训练。官兵们手持步枪,动作整齐划一,呐喊声震天动地,展现了高原军人过硬的战斗技能和昂扬的精神风貌。同一时间,中国军号也发布消息,证实西藏军区某部近日正在开展刺杀操训练和实兵对抗演练。战士们在高强度的实战化训练中不断磨砺血性胆气,提升作战能力。
刺杀操,这一我军的传统训练课目,近年来在全军部队中重新受到重视。这项训练包含预备用枪、突刺、防刺、对刺等基础模块,强调 “快、准、狠” 的动作标准。在高原特殊环境下进行刺杀操训练,不仅能够提升官兵的单兵战斗技能,更能有效锤炼他们的意志品质和战斗精神。西藏军区某部选择在初冬时节组织这场大规模刺杀操训练,充分体现了部队聚焦实战、从严练兵的训练导向。
刺杀操在我军有着悠久的历史,它起源于红军时期为弥补武器不足而开展的拼刺刀训练。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刺杀曾与射击、投弹、爆破、土工作业并称为我军单兵五大训练课目。2018 年,随着新修订的《军事训练大纲》颁布,刺杀训练被列为选训内容,全军也开始举办刺杀骨干培训班,标志着这一传统课目的回归。与传统拼刺不同,现代刺杀操训练更加科学化系统化,训练中使用木枪对刺,并配备专用护具进行对抗训练,大幅提升了训练安全性。
西藏军区的刺杀操训练并非孤例。今年以来,全军各部队纷纷将刺杀训练纳入日常课目。2025 年 7 月,武警江西总队某部组织官兵开展刺杀操训练,旨在锤炼官兵的血性胆气。同年 5 月,北部战区空军某部也组织了百余名新兵进行刺杀操训练,通过这一传统课目磨砺新兵的战斗精神,提升部队整体军事训练水平。更早的 1 月 2 日,在全军开训日当天,陆军第 76 集团军某旅在海拔 2800 多米的高原上,顶着零下 14 摄氏度的低温,展开了 300 人的刺杀操训练。该旅科长李文年对此评价:“刺杀训练能唤醒官兵当兵打仗意识,培养军人的血性。‘杀’,就是要体现我们军人的杀气。”
现代的刺杀操训练绝非简单的机械重复,而是一套科学完善的训练体系。根据《军事体育训练大纲》要求,刺杀训练涵盖了准备拼刺、突刺、防刺和对刺四大模块。训练中,官兵需要掌握预备用枪、前进后退、防左刺、防右刺、防下刺等多种动作要领。特种部队还会根据任务需求,创新训练方法,将刺杀与其他战术动作结合,形成更加贴近实战的训练课目。正是这种科学化的组训方式,使得传统刺杀课目在现代战争中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刺杀操训练的价值,远不止于技能提升,更在于对军人血性的培育。在高海拔、低气温的恶劣环境下,官兵们依然保持高昂士气,体现了高原军人特有的顽强作风。这种血性胆气,正是我军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从训练场上的喊杀声,到实战中的突击能力,刺杀操搭建起了从日常训练到战场应用的桥梁。
随着战争形态的演变,我军的训练方式也在不断创新。然而,无论装备如何更新,作战理念如何发展,军人的血性胆气和战斗精神始终是不可或缺的。西藏军区某部组织的这场刺杀操训练,正是传统与现代融合的生动体现 —— 既发扬了我军的优良传统,又融入了现代练兵理念。在全面推进实战化军事训练的今天,这种敢于直面挑战、勇于战胜困难的训练精神,正是我军走向未来的坚实根基。
寒风凛冽的高原上,西藏军区某部官兵的喊 “杀” 声依旧回荡在训练场上。这一震撼人心的训练场面,不仅展示了官兵们过硬的军事素质,更彰显了新时代军人血性胆气与实战能力的完美结合。从单兵技能到整体作战能力,从日常训练到实战准备,刺杀操这一传统课目正以其独特的价值,继续在我军的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