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公众:希望大熊猫留在上野动物园
【日本公众:希望大熊猫留在上野动物园】2025 年 11 月下旬,日本民众发起了 “希望大熊猫留在上野动物园” 的请愿活动,短短几日收集了数万签名。这场民间行动的背后,是日本可能将在 2026 年 2 月进入 “无熊猫时代” 的严峻现实。目前日本仅存的两只大熊猫 ——“晓晓” 和 “蕾蕾”,按计划将如期归还中国。随着中日关系因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涉台错误言论而降温,新熊猫的租借前景蒙上阴影。
“晓晓” 和 “蕾蕾” 这对龙凤胎大熊猫于 2021 年 6 月出生在东京上野动物园,是旅日大熊猫 “力力” 与 “真真” 的孩子。它们已成为日本极具人气的熊猫明星。根据中日双方协议,“晓晓” 和 “蕾蕾” 将于 2026 年 2 月 20 日迎来归还期限。这对熊猫宝宝的出现曾给经历疫情的日本民众带来无数欢乐,如今却面临归期。今年 6 月,和歌山县 “冒险世界” 的 4 只大熊猫已回国。此后,上野动物园的两只大熊猫成为留在日本的最后两只。
周末的上野动物园游客众多,大熊猫馆尤其热闹。从京都府龟冈市专程来看大熊猫的公司职员土屋康行表达了许多日本民众的心声:“光是看着就让人治愈的熊猫是特别的存在。”“我明白日中外交有其难处,但为了盼望已久的孩子们,希望熊猫能留在上野。” 土屋康行坦言。他五岁的女儿葵抱着大熊猫玩偶说:“要是可爱的大熊猫不在了,会很难过。” 常去上野动物园、通过博客 “每日熊猫” 发布照片的网页设计师高氏贵博感叹道:“到期归还是没办法的,但新熊猫的租借也变得难以预见了。”
大熊猫在日本的人气经久不衰,也带动了 “熊猫经济” 蓬勃发展。有日本学者推算,上野动物园的旅日大熊猫 “香香” 从出生到回国,不到六年的时间里产生的经济效益超过 600 亿日元。“晓晓” 和 “蕾蕾” 每年产生的经济收益也超过 300 亿日元(约合人民币 15 亿元)。长年来,“大熊猫热” 成为带动上野地区消费的重要因素。包括文具、饰品等在内,上野地区商家销售着几百种大熊猫相关商品。熊猫玩偶、熊猫便当、熊猫服饰等熊猫周边随处可见,大熊猫已经融入日本国民的日常生活。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涉台错误言论令中日关系急剧降温,给新大熊猫进入日本的前景蒙上阴影。辽宁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客座教授陈洋表示:“如果目前中日紧张局势持续,中方可能不再向日本租赁新的大熊猫,日本将面临全国没有大熊猫的情况。” 主管上野动物园的东京都建设局负责人称:“我们正以野生动物的保护和研究为目的,与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沟通,而非中国政府,不清楚政治层面有多大关联。” 该负责人表示,东京都政府将一如既往地谋求租借新的熊猫。但现实是,如果两国关系紧张局面持续下去,北京可能会暂停把新大熊猫租给日本。
公益社团法人 “日中友好协会”(东京)的事务局长横见幸宪表示:“熊猫是日中的和平使者。我担心,由于最近的问题,吸引它们(来日)的努力可能会受到挫折。” 横见幸宪忧虑地指出:“(中日)交流活动正渐趋中断,令人忧虑。” 他希望事态能够早日平息。日本的大熊猫粉丝也纷纷前往中国看熊猫。这种珍贵的动物不仅带给人们欢乐,更成为连接两国人民感情的桥梁。
大熊猫在中日交流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1972 年,作为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的第一批使者,“兰兰” 和 “康康” 来到上野动物园。多年来,大熊猫在日本生息繁衍,成为两国友好的象征。2012 年,上野动物园曾为大熊猫 “仙女”(日本名字 “真真”)产下的幼仔夭折而举国惋惜。2017 年,“仙女” 再次产仔的消息一出,上野动物园附近的中餐馆 “东天红” 的股价随即暴涨。熊猫的利好消息屡屡成为该企业股价的助推器。
随着 “晓晓” 和 “蕾蕾” 归还日期的临近,日本民众的焦虑与日俱增。许多日本民众甚至从北海道、冲绳赶到东京,在上野动物园排队几个小时,只为一睹大熊猫芳容。日本著名动物学家今泉忠明认为,大熊猫外形圆润,动作笨拙,惹人怜爱,正契合日本社会流行的 “可爱” 文化。这正是大熊猫深受日本民众喜爱的原因。然而,在当前的政治氛围下,日本民众可能不得不面对没有大熊猫的日子。日中友好协会事务局长横见幸宪担心,该交流项目最终会消失。
当被问及大熊猫离去后怎么办,五岁的葵只是更紧地抱住怀中的熊猫玩偶。在这个 11 岁的女孩有限的人生记忆里,上野动物园的熊猫是她快乐的源泉。而她的父亲,土屋康行,则望向熊猫馆前长长的队伍,那里有成千上万和他一样的日本民众,心中怀揣着同一个愿望:希望大熊猫能永远留在上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