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方回应“高市称仍愿与中国对话”
【中方回应“高市称仍愿与中国对话”】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G20峰会结束后表示,她未能与李强总理进行交谈,并且日本仍愿意与中国进行各种形式的对话。这一表态发生在中日关系因高市早苗涉台错误言论而陷入紧张的背景下。11月24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例行记者会上对此作出了回应,强调日方必须收回涉台错误言论,以实际行动展现对话诚意。此番回应发生在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致函联合国秘书长之后,中方近期已通过多种渠道对日方错误言行作出严正回应。
这场外交交锋始于11月21日,当时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正式致函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傅聪在函件中指出,高市早苗的言论是“1945年日本战败以来日方领导人首次在正式场合鼓吹所谓‘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并与行使集体自卫权相关联”。这封信函已作为联合国大会正式文件,向全体会员国散发,标志着中方将这一争议正式推向国际多边舞台。三天后的11月24日,当日本记者在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问及高市早苗的对话意愿时,毛宁作出了明确回应,将球踢回给了日方。
中方为何对高市早苗的言论反应如此强烈?傅聪致联合国秘书长的函件中明确了三个“首次”,揭示了问题的严重性。这是1945年日本战败以来,日方领导人首次在正式场合将台湾有事与日本行使集体自卫权相关联;首次在台湾问题上表达试图武装介入的野心;首次对中国发出武力威胁。毛宁在记者会上进一步指出,高市早苗的言论“严重违背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精神,从根本上损害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这些言论不仅触及了中日关系的红线,更对地区和平稳定构成了潜在威胁。
针对日方声称已多次向中方解释“一贯立场”,毛宁在记者会上发出了直击要害的质问。“我们注意到日方近期提到在台湾问题上的‘一贯立场’,但日方所谓‘一贯立场’的具体内容到底是什么?日方能不能完整公开地表述这个‘一贯立场’?”毛宁进一步指出:“如果日方只是反复重申立场未变的概念,却对具体内容语焉不详,行动上不断越线,那这种重申就是一句空话,是在虚化和掏空一个中国的立场”。这种质疑直接指向了日方表态的诚意与真实性,揭示了当前中日互信严重缺失的现状。
中方不仅指出了问题,还明确提出了解决问题的路径——回归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的精神实质。毛宁在记者会上特别引用了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的具体内容:“日本国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重申: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日本国政府充分理解和尊重中国政府的这一立场,并坚持遵循波茨坦公告第八条的立场”。“为什么日方不能完整准确地重申上述立场?”毛宁反问道。这一反问明确告诉日方,中方要的不是空洞的概念重申,而是对具体历史承诺的忠实履行。
面对日方的错误言行,中方不仅表达了不满,更发出了严正警告。傅聪在致联合国秘书长的函中明确表示:“如日方胆敢武力介入台海局势,将构成侵略行为,中方将坚决行使《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赋予的自卫权,坚定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这一表态清晰划出了中方的红线,表明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问题上,中国不会有任何妥协。同时,函件还指出:“作为二战战败国,日方必须深刻反省历史罪责,恪守对于台湾问题做出的政治承诺,立即停止挑衅越线,收回错误言论”。
纵观此次事件,中方回应的一致性与坚定性令人印象深刻。从傅聪致函联合国秘书长到毛宁在记者会上的表态,中方的立场明确且一致:日方必须首先收回错误言论,才能为双边对话创造必要条件。中日作为重要邻邦,对话渠道本应畅通无阻。然而,当一方在核心利益问题上不断挑衅时,简单的“对话”呼吁就显得苍白无力。中方的回应既展现了捍卫国家核心利益的坚定决心,也体现了负责任大国的理性与克制——不给挑衅者模糊空间,不给错误言行转圜余地。
当毛宁说出“我们希望日方能够严肃对待中方的关切,收回涉台错误言论,以实际行动展现对话的诚意”时,实际上已经为恢复中日正常对话指明了清晰路径。中日关系的改善不在中方的只言片语,而在于日方能否以实际行动纠正错误。没有这一前提,任何“对话”提议都只是空洞的外交辞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