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务卿卢比奥最新在一个公开场合明确表示:第一,关于“28点”(28 point plan)解决俄乌冲突的和平方案,迄今为止美国官方并没有发布具体内容,而是被人透露出去的。第二,是俄罗斯单方面方案,美国负责转交了。乌方可以此为基础,去修改。不是美国提出的方案。这是在特朗普首次以美国的建议提出来让泽连斯基表态,还设了时间底线后,激起欧洲和美国国内强烈反对的情势下,卢比奥作此解释,以缓冲对特朗普的民愤冲击。
当地时间11月20日,特朗普首次在白宫当著记者们的面提到美国的“28点方案”俄乌和平方案。并警告泽连斯基如果在设定的时间底线前不接受,“乌克兰的冬天将会非常寒冷”。接下来泽连斯基对乌克兰全体公民发表电视讲话,对“28点方案”接受与否就是“在失去尊严和丢掉盟友之间的艰难抉择”。
由于大多人并不知晓和平方案的具体内容,特朗普这番言论和泽连斯基的回应,并没有引起国际和美国国内的反响。随著相关内容被透露,尤其英文表述中,一些词句貌似从俄语翻译过来的。先在网上炸开锅,和平方案的立场不仅倾向俄罗斯,调子都是俄语。
美国原国务卿希拉里发帖说,特朗普想得到的不该是诺贝尔和平奖,他应得的是“张伯伦投降奖”(二战前把捷克出卖给希特勒的英国首相)。
共和党议员、参议院军事委员会主席Roger Wicker 严厉批评这一方案说,这完全站到侵略者一边,是不可接受的。
原国务卿蓬皮奥则引用《华尔街日报》评论内容发帖:特朗普最新和平方案,充分满足了普京要求,让基辅面临艰难选择。
德国总理梅尔兹对此明确表态说,这场战争的结束,只有在乌克兰完全同意下才有可能。因为战争发生在欧洲大陆,也只有经过欧洲同意,才能结束战争。这场战争如何结束,将决定欧洲的安全。如果乌克兰失败甚至崩溃,这将影响欧洲的安全。我们有责任参与结束战争的进程。俄罗斯曾在《布达佩斯备忘录》中保证过乌克兰的安全,接下来的保证,谁能保证俄罗斯的保证呢?梅尔兹的话理性而富有逻辑。代表了欧盟北约国家的基本调子:反对特朗普在俄乌问题上的立场,维护欧洲利益,但慎于用情绪化的词句,担心刺激特朗普“破罐子破摔”,坏了大事。同时也是争取美国国内同情乌克兰的力量,起来反对特朗普的态度和政策。
卢比奥撇清了此和平方案不是美国原创,作为国务卿身份,也为自己的角色没被特朗普情绪裹挟,争得几分体面。副总统万斯马上也在社交媒体个人账号上,拉开与特朗普的距离说,和平方案一定要得到乌克兰的同意,并在保持领土完整前提下。
问题在于:特朗普一张口就急迫要求泽连斯基接受此方案,并设定了时间底线。这就无法与卢比奥现在解释的“只是讨论的框架”而非最终方案相吻合。作为此次赴俄的美国特使、陆军部长丹德里斯克尔在欧洲一片抵制此和平方案吵杂声中,警告欧盟和北约的欧洲成员国说,“如果乌克兰不在下周四(11月27日)之前不签署和平协议,和平协议的条款将会变得严厉得多”。这样的调子与特朗普高度一致。这与卢比奥的“只是转交”“有待修改”“非美国原创”何以自圆其说呢?
有政治观察家认为,特朗普此前急切逼迫泽连斯基接受此和平方案,并附加断绝美援威胁,是想在欧洲还没有来得及反应之前,既成事实。这为特朗普“又结束一场战争”距诺贝尔和平奖的颁奖台更逼近一步。特朗普的逻辑是,拜登发起了这场战争,我来结束这场战争,“和平总统”桂冠一戴上,从另一个侧面有利于共和党明年的中期选举,增加一处道德高地。至于乌克兰的尊严,欧洲的颜面,在特朗普眼里都不是问题。
反观欧盟或北约欧洲成员国的政治首脑们,从特朗普抡起对欧洲的关税大棒、到在俄乌立场上既不顾欧洲感受,也不顾欧洲利益,在反反复复中也不再抱期待。欧洲领导人对此方案反应远不及美国国内来得激烈甚至愤慨,不是没有切肤之痛,而是对特朗普彻底丢掉幻想后的一种平静与理性。法国军方高级领导人前几天发话,要法国和其他欧洲国家的年轻人,做好牺牲准备,一场尽可能避免的战争也许会来临。欧洲别无选择。从这样决心看,“28 point plan”也许连框架都会被撑破。因为这一框架容不了只需一条“保持乌克兰领土完整”的底线。
(作者钱言:资深时事评论员、香港亚旅卫视常务副总编。本网获独家授权刊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媒体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