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闻网11月24日电 香港报章11月24日就相关时事热点发表社评。
《大公报》发表社评:建设美好家园 需要你的一票 ──“今时今日,我们更应踊跃投票”

香港中通社资料图片
投票就是守护香港家园,投票就是对破坏势力说不,投票就是向全世界展示香港的繁荣稳定、活力澎湃。今次呼吁投票的声音前所未有的高涨。从公务员团体纷纷响应特区政府的投票号召,到大企业争相为投票员工提供便利;从教育界积极鼓励年轻选民投票,到商业机构主动表达为投票的选民提供优惠的意愿,充分印证人同此心,心同此理:选好第八届立法会是当前压倒一切的城中大事。
《文汇报》发表社评:体育盛事浪接浪 塑造香港城市IP
刚刚结束的十五运会,是粤港澳三地跨境合作、体制机制对接、共塑区域IP的成功实践。举办大型盛事对香港乃至整个大湾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其带来的溢出效应,让文化、体育、旅游等领域的潜力得到充分释放,发挥协同效应,在创造可观经济效益的同时,更成为打造大湾区IP,说好香港故事,助力国家提升文化自信、塑造国家品牌的重要抓手;还能吸引来自全球各地的行业人才和旅客,开拓商机与国际合作机遇,加深世界对香港的认识。
《香港商报》发表社评:用好启德 提升邮轮枢纽竞争力
国际著名邮轮品牌皇家加勒比旗下“海洋光谱号”昨日抵港,并正式开展以香港为母港的航程,与施政报告提出“发展邮轮旅游”战略相互呼应,可谓恰逢其时。有关各界应乘势而上,用好启德的独特优势,特别是善用毗邻启德体育园的协同效应,为发展邮轮经济提供新动能,提升香港邮轮枢纽的吸引力和竞争力,让邮轮产业愈做愈好,愈做愈精彩。
《星岛日报》发表社评:活化康文场地增效益 拆墙松绑勿只重监管
今次署方改为委聘专业营办商,以承包方式营运有关场地,包括负责向目标客户推广招租,自负盈亏,多劳多得,对方自然会想尽办法效益最大化,到最后市民、香港也能得益。期望署方在意向收集过程中,真正多听市场意见,灵活修改条款,以至按需求开放更多设施和广告位。谨记目标是将现有场地活化,切忌管得太严而无人问津,或很快又重新沦为“死场”。
《香港经济日报》发表社评:盛事甩漏速复盘 重视体验免败兴
本港周末盛事接连出现不尽人意的事件。街马行李领取混乱,以及故宫埃及展人流安排,都显著冲击参与者体验。主办单位需要复盘之余,港府既然认为盛事有助经济贡献,亦应有更大担当,确保活动提供良好体验。(完)
上一篇:以色列炸死5名哈马斯高级成员
下一篇:香港早间新闻速览(11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