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开始赚钱了 但雷军还有点烦 雷军的“甜蜜烦恼”与行业暗礁!
创始人
2025-11-23 18:04:20
0

小米汽车开始赚钱了 但雷军还有点烦

  【小米汽车开始赚钱了 但雷军还有点烦】11月18日,小米集团发布三季度财报,一组数据引发行业震动:智能电动汽车业务单季度收入283亿元,经营收益达7亿元,标志着小米汽车首次实现单季盈利。然而,这份成绩单并未让雷军彻底松口气——在11月20日第50万辆小米汽车下线仪式上,这位以“互联网思维”颠覆传统制造业的掌舵者坦言:“盈利只是第一步,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财报显示,小米汽车三季度交付量达10.88万辆,同比激增173.4%,其中9月、10月连续两月交付量突破4万辆。这一成绩直接摊薄了前期投入的巨额研发成本——仅2024年,小米汽车研发投入就超过320亿元,占集团总研发支出的近三分之一。更值得关注的是,小米汽车工厂二期项目将于2025年中投产,年产能将增至45万辆,规模化效应正加速释放。

  但行业寒意并未消退。特斯拉、比亚迪等头部企业掀起的“价格战”持续挤压利润空间:2024年电动车行业平均降价12%,部分车型毛利率跌破5%。小米汽车虽通过供应链优化将单车成本控制在20万元以内,但若想维持当前盈利水平,仍需在2026年购置税补贴减半前,将年交付量提升至40万辆以上——这相当于在一年内复制一个“特斯拉上海工厂”的产能。

  雷军在财报发布会上直言:“汽车工业的竞争本质是技术战。”小米汽车正从“互联网式创新”转向“底层技术突破”:电机技术:自研的21000转电机已量产,27200转电机将于2026年上车,实验室转速更突破35000转,远超特斯拉20000转的行业标杆;电池革命:与宁德时代共建的800V碳化硅高压平台,配合CTB一体化电池技术,使SU7车型冬季续航达成率达85%,直指“冬季电车续航之王”目标;智能驾驶:投入47亿元组建千人团队,测试里程超1000万公里,计划2025年开通100个城市领航NOA功能,跻身行业第一梯队。

  然而,技术突破的代价高昂。仅大压铸领域,小米就自研了9100吨压铸机及全套流水线,设备投入超10亿元。更严峻的是,芯片短缺、电池原材料涨价等供应链风险仍如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2024年碳酸锂价格翻倍,直接推高单车成本超5000元。

  尽管交付量飙升,小米汽车却陷入“成长的烦恼”:安全争议:2024年多起SU7车型辅助驾驶系统误判事件引发舆论风波,雷军不得不在微博连发三条声明,强调“安全是生命线”;体验短板:用户反馈车机系统卡顿、座椅舒适度不足等问题,与“高端智能电动车”定位形成反差;服务压力:为应对交付高峰,小米汽车销售网络在119个城市铺设402家门店,服务网点覆盖125个城市,但售后响应速度仍遭部分用户诟病。

  这些挑战直指小米汽车的软肋:当消费者从“为品牌买单”转向“为体验买单”时,任何细节疏漏都可能引发口碑崩塌。雷军在内部会议上直言:“我们不能重复手机行业‘性价比陷阱’的老路,汽车需要的是十年以上的品质承诺。”

  面对短期盈利与长期发展的矛盾,小米汽车正布局三大战略:技术护城河:未来五年投入2000亿元研发资金,重点攻克固态电池、L4级自动驾驶等核心技术;生态协同:深化“人车家”智能生态,通过HyperOS系统实现手机、家电与汽车的场景联动;全球化突围:借助小米手机海外渠道,计划2026年进入欧洲市场,与特斯拉、比亚迪正面交锋。

  雷军的野心不止于此。他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小米汽车的目标是“15-20年内跻身全球五大车企”,这一愿景背后,是中国制造业从“代工崛起”向“技术输出”转型的缩影。正如他在50万辆下线仪式上所言:“我们不仅要造好车,更要重新定义中国汽车工业的高度。”

  小米汽车的盈利,标志着中国新能源车企正式跨越“生死线”,进入规模化竞争阶段。但雷军的烦恼提醒我们:在技术迭代加速、消费者愈发理性的今天,任何短期的市场胜利都可能被颠覆。当行业从“烧钱换市场”转向“技术拼底蕴”,小米汽车能否像其在手机领域那样实现后来居上?答案或许藏在雷军办公室那幅字里——“顺势而为,向死而生”。这八个字,既是小米汽车的生存法则,也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注脚。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