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分!彝族老人在列车上遭游客围堵拍摄 被拍摄者表现不满仍被拍摄!
创始人
2025-11-23 18:03:37
0

彝族老人在列车上遭游客围堵拍摄

  【彝族老人在列车上遭游客围堵拍摄】11月18日,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普雄站,一列编号为5633次的公益慢火车缓缓驶出站台。这趟日均运送700-800名乘客、其中90%为彝族群众的“民生专列”,却因一群中老年旅行团的越界行为,在社交媒体掀起轩然大波——二三十名游客手持长枪短炮般的摄影设备,将镜头对准车厢内身着传统服饰的彝族老人,甚至不顾对方“怎么一直在拍”的嘀咕,持续围堵拍摄。目击者刘女士愤怒发帖:“这不是记录,是镜头霸凌!”5633次列车自1970年成昆铁路通车以来已运行55年,作为大凉山地区唯一的“慢火车”,它以12.5元全程票价、允许免费携带3只家禽的特殊规定,成为彝族群众出行、售卖农产品的“生命线”。车厢内,彝汉双语标识与改造后的牲畜专用车厢见证着民族交融的温度,而11月18日这趟列车上,却上演着截然不同的场景。据刘女士描述,旅行团成员上车后便开始“扫射式拍摄”,从背着背篓的阿婆到头戴“天菩萨”发饰的老者,均成为他们镜头下的“素材”。当一名老人用彝语表达不适并用手遮挡面部时,仍有游客开启闪光灯继续拍摄,甚至有成员笑称“他们语言不通,不会拒绝”。更令人震惊的是,列车员途经时仅调侃“你们这些长枪短炮”,却未制止这一行为。“这根本不是文化交流,是单方面的消费与冒犯。”四川大学民俗学教授李明指出,游客的行为暴露出三大问题:其一,将少数民族群体物化为“文化符号”,忽视其作为人的尊严;其二,利用语言不通、经济弱势等条件实施“软性压迫”;其三,在公共空间突破伦理边界,将个人创作欲望凌驾于他人权益之上。

  这并非首次发生类似事件。2023年7月,云南建水米轨小火车因两名游客铁轨拍照逼停列车引发舆论谴责;2024年10月,徐州铁轨遗址处数十人占道拍照险酿事故……当“打卡文化”异化为“猎奇狂欢”,弱势群体往往成为首当其冲的受害者。

  “在权力不对等的场景中,拍摄行为天然带有剥削性。”北京康达律师事务所律师韩骁分析,根据《民法典》第1019条,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其肖像。尽管游客可能以“公共场所拍摄不侵权”辩解,但当被拍摄者明确表达不适时,继续拍摄已涉嫌违法。更严峻的是,此类行为可能触发“二次伤害”——网友扒出涉事旅行团曾多次组织“大凉山人文摄影团”,收费高达每人5888元,其宣传文案赫然写着“捕捉最原始的彝族风情”。

  值得关注的是,这趟“慢火车”恰是成都铁路运输第二法院打造了40余年的“彝乡情·法治慢火车”。车厢内,法治漫画与彝汉双语标语随处可见,法官定期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铁路安全管理条例》普法宣讲。然而,当法律知识尚未完全转化为乘客的自觉行动时,外部游客的越界行为无疑是对法治环境的挑衅。

  “我们曾处理过村民因争抢座位大打出手的案件,但游客冒犯少数民族的情况还是首次遇到。”成都铁路运输第二法院法官陈小容透露,目前法院正与铁路部门协商建立“游客黑名单制度”,对屡教不改者限制乘车。12306客服也回应称,虽无明文禁止车厢拍摄,但已将此类情况反馈至列车员培训体系。

  事件发酵后,网友发起“镜头礼仪”倡议,呼吁拍摄者遵循“三不原则”:不拍摄明显抗拒者、不使用闪光灯惊扰他人、不将照片用于商业盈利。凉山州文旅局更推出“文明旅拍指南”,明确禁止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拍摄村民劳作场景,建议游客通过正规渠道预约民族文化体验活动。

  “真正的文化尊重,是保持适度的距离与敬畏。”在5633次列车上服务了24年的列车长阿西阿呷感慨,她曾见证过无数温暖瞬间:彝族阿妈为晕车的游客递上酸菜汤,汉族学生教老人使用智能手机,而如今这场“镜头风波”让她意识到,民族交融不仅需要硬件连接,更需要心灵的契合。

  当夕阳透过车窗洒在彝族老人的百褶裙上,车厢另一端,法官陈小容正在为孩子们讲解“肖像权”案例。这趟穿越大凉山的绿皮火车,既承载着脱贫攻坚的历史记忆,也面临着现代文明碰撞的新课题。或许正如车身上那句“法治护航团圆路”的标语所示——唯有以法律为轨、以尊重为轮,才能让公益列车真正成为流动的民族团结课堂,而非满足猎奇欲望的“流动摄影棚”。在这场关于镜头伦理的讨论中,我们终将明白:文化从不是可以随意采撷的风景,而是需要用心守护的生命。当快门声不再惊扰宁静,当微笑取代躲闪,大凉山的春天,才会真正到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