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女子称丈夫花8万元网购70平海景房 全程仅用3分钟完成支付,女子还原了购房细节!!
创始人
2025-11-22 18:03:47
0

  女子称丈夫花8万元网购70平海景房

  【女子称丈夫花8万元网购70平海景房】“扫脸支付,8万元拍下70平方米海景房!”2025年11月,河南网友张女士在社交平台发布的一条视频引发轩然大波。视频中,她展示了一套位于山东威海乳山银滩的海景房购房合同,称丈夫通过某网络拍卖平台“捡漏”成功,全程仅用3分钟完成支付。评论区瞬间炸锅:有人质疑“骗局”,有人羡慕“抄底”,更有网友调侃“这是2025年最魔幻的网购故事”。这场争议背后,究竟是低价房产的“真香现场”,还是网络拍卖的“套路陷阱”?记者实地探访乳山银滩,揭开这场“8万元海景房”风波的真相。张女士在后续视频中还原了购房细节:11月10日晚,丈夫李先生刷到某拍卖平台推送的“乳山海景房专场”,一套标注“起拍价1111元”的房源引起注意。点击竞拍后,系统显示加价幅度为100元,但当李先生出价至5000元时,页面突然跳转,提示“需补缴5万元保证金才能继续竞价”。更令他意外的是,支付环节直接调用了免密支付功能,“扫脸后钱就扣了,全程像网购一件衣服一样简单”。

  最终,这套70平方米的二手房以8万元成交,包含过户费、中介费等全部费用。张女士坦言,夫妻俩此前从未去过乳山,购房决策全凭网络信息:“我们以为捡了大漏,但评论区有人说‘银滩房价低得离谱’,也有人提醒‘小心拍卖平台套路’。”

  11月15日,张女士夫妇自驾900公里抵达乳山。记者跟随他们来到位于银滩东部的某小区,这里距海岸线约1.5公里,由6层步梯楼组成,底层为车库。张女士购买的房源位于4楼,户型为两室一厅,室内装修老旧但整洁,墙面有轻微发霉痕迹。“这是2006年的房子,没有电梯和暖气,冬天估计很难住人。”张女士说。小区内冷冷清清,仅零星几位老人晒太阳。一位山东籍业主透露:“这里住的大多是北京、天津的‘候鸟’,夏天来避暑,10月后就回城里了。”他指着远处一排未完工的商业街说:“我2010年买房时,开发商说这里要建大型购物中心,现在还是烂尾楼。”

  记者在小区公告栏看到,物业费仅0.3元/平方米/月,但暖气费需额外缴纳,且因入住率不足30%,供暖公司拒绝接入。附近中介门店的置业顾问王强坦言:“银滩的二手房‘一房一价’,1-3楼均价2000-3000元/平方米,5-6楼可能跌破1000元。张女士那套房单价1142元,属于市场正常水平。”

  张女士的购房经历并非孤例。记者在拍卖平台搜索“乳山海景房”,发现数十套待拍房源,起拍价普遍在1万-3万元之间。一套60平方米的二手房标注“起拍价10888元”,保证金1.2万元,加价幅度100元,但竞买公告中隐藏着关键条款:“若竞价失败,保证金不予退还;若成交后违约,需支付成交价20%的违约金。”“这些低价房源大多是‘引流品’。”曾在某拍卖平台工作的李明(化名)透露,“平台会刻意设置超低起拍价吸引流量,实际成交价往往翻倍。比如张女士那套房,起拍价1111元,但系统会自动匹配其他竞拍者的加价,最终促成高价成交。”他强调,免密支付功能虽方便,但容易让用户忽视风险提示:“很多人以为像网购一样能随时退款,实际上房产交易一旦成交,违约成本极高。”

  乳山银滩的房价低迷,与其“旅游地产”定位密切相关。公开数据显示,银滩海岸线长21.7公里,开发了200多个海景房项目,总建筑面积超1000万平方米,但常住人口不足10万。“乳山的房子‘夏天是人海,冬天是鬼城’。”威海市住建局工作人员分析,银滩的购房者中,70%为外地人,且以退休老人为主。他们追求“面朝大海”的诗意,却忽视了配套短板:冬季无集中供暖、医疗资源匮乏、交通不便。“市区房价每平方米5000-8000元,因为那里有学校、医院和商场。银滩的房子更像‘季节性消费品’,价格自然上不去。”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专家委员张大伟指出,乳山现象折射出三四线城市旅游地产的普遍困境:“当‘海景’‘养老’等概念褪去,房产的核心价值回归居住属性。没有产业和人口支撑的地区,房价缺乏长期上涨动力。”他提醒购房者警惕三类风险:一是产权风险,部分小开发商可能存在抵押、查封等问题;二是配套风险,低价房往往位于偏远区域,生活成本可能高于预期;三是流动性风险,旅游地产转手难度大,投资回报率低。“8万元买套海景房听起来美好,但若算上装修、物业、供暖等成本,可能并不划算。”

  截至11月22日,张女士已办理完过户手续,并计划对房屋进行翻新。“我们打算夏天来住两个月,其余时间出租。”她坦言,虽然房价低于预期,但“面朝大海”的梦想依然值得追求,“只是下次网购大件,一定要先关掉免密支付。”这场“8万元海景房”风波,既是一场关于低价房产的真相探寻,也是对网络消费时代理性决策的提醒。当“扫脸支付”让购房变得像点外卖一样便捷,我们更需要擦亮双眼,看清价格背后的真实价值。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