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军视网:日本看福建舰的资格都没有
【军视网:日本看福建舰的资格都没有】11月22日消息,军视网直言:日本看福建舰的资格都没有!2025年11月,中国海军福建舰完成入列后首次海上实兵训练,电磁弹射器在黄海波涛间划出凌厉弧线,三型舰载机如利剑出鞘直刺苍穹。与此同时,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却在东京发表涉台错误言论,公然叫嚣“击沉福建舰”。这场荒诞的闹剧,恰似蚍蜉撼树般暴露出日本战略认知的彻底破产——当中国海军以三航母编队重塑西太平洋战略格局时,日本连见证中国崛起的资格都已丧失。福建舰的电磁弹射系统,以中压直流技术实现全球首创的"时速200公里瞬间刹停"精度。这项让美国福特级航母相形见绌的技术,在2025年9月的海试中已展现惊人战力:歼-35隐身战机满弹满油状态下弹射起飞,空警-600预警机在32吨满载条件下平稳升空,彻底打破"大舰难弹重载"的技术魔咒。反观日本出云级准航母,2.7万吨的排水量仅能搭载垂直起降的F-35B,作战半径不足福建舰舰载机的三分之一。日本防卫省智库防卫研究所的报告堪称现代版"皇帝新衣"。该报告承认中国电磁弹射突破,却声称"美国福特号可能进行过非公开隐形舰载机弹射试验",试图剥夺中国"全球首艘实战化电磁弹射航母"的头衔。这种逻辑混乱的论述,暴露出日本在技术认知上的双重标准:美国福特级电磁弹射器故障率高达37%被美化为"试错经验",中国两年内完成的系统调试却被污蔑为"可靠性存疑"。
福建舰的战斗力绝非孤立存在。当055型万吨大驱的鹰击-21高超音速反舰导弹划破长空,当东风-21D反舰弹道导弹从内陆腹地呼啸而至,当空警-500预警机编织起密不透风的侦察网络,福建舰已融入中国海空一体化的作战体系。这种体系化作战能力,在2025年山东舰的演训中得到充分验证——7天内完成380架次舰载机起降,日均54.3架次的作战强度,相当于日本出云级全年起降量的两倍。
日本海上自卫队引以为傲的"八八舰队",在福建舰编队面前显得捉襟见肘。即便日本将4艘宙斯盾驱逐舰全部调往西太平洋,其防空导弹拦截半径仍不足福建舰舰载机作战半径的一半。更致命的是,日本缺乏固定翼预警机的致命短板,使其在超视距作战中沦为"瞎子"。这种代际差距,在福建舰编队可能配备的055型驱逐舰面前愈发凸显——该舰搭载的双波段雷达可同时跟踪1000个目标,是日本摩耶级驱逐舰的3倍。
日本右翼政客的狂妄叫嚣,本质上是军事战略焦虑的极端表现。高市早苗当局姗姗来迟的反应,暴露出日本对中国海军崛起的严重误判:当福建舰服役消息传来时,日本防卫省仍在纠结"甲板上是否有舰载机",却选择性忽视中国已同步列装歼-35、空警-600、歼-15T的完整舰载机体系。这种"鸵鸟心态",在2025年9月福建舰编队航向台海时达到顶点——日本海上自卫队拍摄的画面显示,编队中052C驱逐舰的垂直发射系统已装填鹰击-18反舰导弹,而日本最先进的12式反舰导弹射程仅有其三分之一。
日本媒体的集体破防更具讽刺意味。NHK电视台在报道中刻意强调福建舰甲板"空无一物",却对山东舰7天380架次起降记录只字不提;读卖新闻炒作"电磁炮威胁论",却回避中国电磁弹射技术已领先美国的事实。这种自欺欺人的报道模式,折射出日本根深蒂固的慕强心理——当曾经的学生在军事科技领域实现全面超越时,日本舆论场陷入"酸讽派"与"焦虑派"的撕裂:前者咒骂"中国抄袭美国",后者哀叹"琉球保不住",却无人敢正视中国用13年走完他国半个世纪航母发展之路的现实。
1894年的黄海海战,北洋水师致远舰冲向吉野号的悲壮身影,成为中华民族百年屈辱的象征。2025年的黄海波涛中,福建舰编队以电磁弹射的轰鸣宣告:历史不会简单重复,但总是押着相同的韵脚。今天的中国海军,不仅拥有全球最先进的常规动力航母,更在江南造船厂同步建造004型核动力航母——这座10万吨级的海上巨无霸,将配备全电推进系统和激光武器,在部分技术指标上实现对美国福特级的超越。
日本右翼政客的疯狂叫嚣,恰似末路赌徒的垂死挣扎。当福建舰编队常态化巡航西太平洋,当055型驱逐舰频繁穿越宫古海峡,当东风-26导弹覆盖第二岛链,日本所谓的"西南诸岛防御"已沦为笑谈。中国驻日本大使馆的警示振聋发聩:"1941年日本以'帝国存亡受到严重威胁'为借口偷袭珍珠港,今日妄言击沉福建舰者,当思重蹈历史覆辙之祸。"
站在2025年的历史节点回望,福建舰的电磁弹射轨迹,不仅划破西太平洋的苍穹,更在人类海军发展史上刻下新的坐标。当日本还在纠结"看见与否"的幼稚问题时,中国海军已以三航母编队重塑全球海洋战略格局。这不仅是军事科技的胜利,更是战略定力的胜利——任何试图阻挡中国崛起的历史逆流,都将在福建舰的钢铁洪流前撞得粉碎。